微软再次出手“囤电”,人工智能掀起核能发展新浪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巨大的用电量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上周微软公司宣布,与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达成协议,购买三里岛核电站未来20年内的电能。在绿色经济和气候问题等因素推动清洁能源的强劲需求下,全球正在推动本世纪中期大量新建核电项目落地,科技巨头的加入有望让核能的发展获得更多动力。

科技巨头积极寻电
星座能源公司上周表示,公司与微软签署了一项长期协议,为该公司的数据中心供电。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星座计划在宾夕法尼亚州重启一座三里岛核反应堆,该反应堆与1979年因事故而关闭的反应堆相邻。
三里岛核电站的重新启动仍需要联邦、州和地方的批准。1979年,三里岛的一个独立机组在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工业事故中部分熔毁。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发言人表示:“星座公司有责任阐明重启的理由,因此我们准备与该公司就下一步行动进行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可能正在阻碍科技巨头实现气候目标。微软此前曾承诺,到203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零(甚至更低)。但该公司最近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排放量仍在上升,一些高管表示,人工智能是原因之一。
微软能源副总裁霍利斯(Bobby Hollis)在公告中表示:“这项协议,是微软帮助电网脱碳以支持我们实现碳排放承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微软继续与能源供应商合作,开发无碳能源,以帮助满足电网的容量和可靠性需求。”
去年5月,微软与核聚变技术公司Helion Energy签订购电协议,Helion计划在2028年前让首座核电厂开始运转,目标发电量达50兆瓦。预计Helion Energy第七代机器“北极星”(Polaris)有可能在今年上线发电,将用高功率电磁脉冲、氦-3燃料来实现聚变。
与微软一样,投身于人工智能和算力竞争的亚马逊、谷歌等也将目光转向了核电。微软创始人盖茨今年6月透露,将继续对美国怀俄明州“下一代”核电站投资数十亿美元。这一决策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人工智能(AI)的崛起正悄然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电力风暴”。
核电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随着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和《巴黎协定》的最终签署,绿色能源驱动的核能投资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尽管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扩张,但它们也面临着自身的挑战,比如天气因素容易影响发电效率、设备成本和场地问题、存储解决方案仍待完善。
面对强劲的能源需求趋势,西方国家开始加大对核电站的投入。法国电力公司宣布计划推迟关闭四座反应堆,瑞典**计划到2045年建成10台大型核电机组。与此同时,印度、土耳其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建设新的核电站。
去年底,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和法国在内的24个国家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承诺,到2050年将核能发电量增加三倍。
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进一步刺激需求。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的电力消耗约占2022年全球电力需求的2%。到2026年,这些技术能源需求可能会达到4%,也就是2022年的两倍。
瑞穗证券8月份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30年,为互联网和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供电的计算机仓库可能需要高达400太瓦时的电力,这超过了2022年英国的总发电量。
随着电力公司正在淘汰燃煤电厂,作为从化石燃料过渡的一部分,电网的稳定性可能面临需求端的潜在冲击。美国最大的电网运营商PJM Interconnection在7月警告称,随着燃煤电厂的关闭速度快于新发电厂的建设速度,该系统的可靠性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美国最大的电力公司之一,美国电力公司 (American Electric Power ) 临时首席执行官福克(Benjamin Fowke)在公司第二季度电话财报会议上告诉投资者,该公司预计到本世纪末,数据中心的需求将超过1.5万兆瓦,为满足需求而建设新基础设施的成本预计将达到数千亿美元。过去,一个大型制造工厂可能需要100兆瓦的电力,相当于大约10万户家庭。这位首席执行官表示,现在,单个数据中心需要3到15倍于此的电力越来越普遍。
-
微软再次出手“囤电”,人工智能掀起核能发展新浪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巨大的用电量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上周微软公司宣布,与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达成协议,购买三里岛核电站未来20年内的电能。在绿色经济和气候问题等因素推动清洁
2025-07-04 15:59:22 -
为何每个人都需学习AI技能?
参考消息网9月23日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16日发表题为《为什么每个人都需学习AI技能》的文章,作者是新加坡“国家人工智能核心”计划创任执行主席、南洋理工大学校长何德华。文章摘编如下: 人工智能(AI
2025-07-04 15:35:22 -
中东大量资本布局AI企业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和卡塔尔等盛产石油的国家为摆脱对石油经济的依赖,正转而投资AI(人工智能)技术企业。 美国“项目建议书”数据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间,上述国家主权财富
2025-07-04 15:11:22 -
阿里成为“AI全面手”
自2023年提出“AI驱动”战略以来,阿里巴巴通过大力投资AI基建,以及在B端和C端用户侧快速推进AI应用,实现了从云计算、核心电商到全球业务拓展的全方位变革。 随着生成式AI基础模型和模拟人类思维“慢思考”的智能A
2025-07-04 14:47:22 -
被AI”硬控”的未来,是什么样?
人工智能(AI)已成为当下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称,到2030年,AI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9 9万亿美元,推动2030年全球GDP增长3 5%。 当前,AI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阿里巴巴集团CEO、
2025-07-04 14:23:22 -
喜马拉雅以AI赋能内容创作者,构建多元“声音宇宙”
近日,2024云栖大会启幕。喜马拉雅珠峰AI音频多模态大模型亮相。AI(人工智能)已经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和改变着内容创作行业。今年成立12年的喜马拉雅以科技赋能文化,围绕音频建立了一个丰富多元的“
2025-07-04 13:59:22
-
OPPO发布全新手机端AI智能语音助手“新小布”1.0 Beta,并开启内测申请
OPPO宣布将携手芯片制造商联发科共同合作打造轻量化的大模型端侧部署方案,基于 AndesGPT 大模型打造的 OPPO 新小布 1 0 Beta 版尝鲜体验也正式开启。
2025-04-01 15:18:53 -
2024,AI开始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AI)技术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终于在2024年开始取得井喷式爆发的成果应用。无论是今年年初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带来的巨大冲击,还是全球多地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AI机器人开始在各行各业投入使用,
2025-05-08 12:47:33 -
滁州学院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近日,滁州学院公布校内机构调整设置显示,该校人工智能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正式成立。此前,在11月23日举行的滁州学院高质量特色发展研讨会上,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滁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共建企业领导共同为“人
2025-05-09 13:18:46 -
2024生态设计工程、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12月21日,2024生态设计工程、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举行。会议由世界生态设计组织、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指导,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生态设
2025-05-09 16:32:00 -
张强医生集团Emily:AI医生面临三大挑战
下午,张强医生集团北京静脉曲张CHIVA中心依然忙碌,患者们陆续满意地离开。张强医生简单整理了一下当天的手术记录,坐在办公桌前,喝了一口热茶,转身对我说:“Emily,今天的患者都很顺利。现在,我们来聊聊昨天
2025-05-10 13:11:12 -
无人驾驶、智能诊疗……瞄准人工智能赛道,郑州拟出新文件
日前,郑州市科技局发布公告,对《郑州市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关于人工智能,河南省、郑州市都曾出台过多项支持政策,此次冠以“场景驱动”之名,有何内
2025-05-10 14:00:27 -
AI医院离我们有多远?
看病、做检查有机器人导诊;根据检查结果,AI迅速给出诊断意见;手术台上各大医疗机构早已迈入机器人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AI医疗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目前,湖南各医疗机构主要有哪些AI技术,开展
2025-05-16 11:58:42 -
工信部:去年新增独角兽企业中,超半数来自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硬科技赛道
近年来,新增初创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有所减少,风投行业也面临各种挑战。对于创建独角兽企业面临的障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一方面需要企业自
2025-06-20 12:45:20 -
金融街论坛观察:“AI+金融”在多个业务领域落地开花
中新经纬10月20日电 (李自曼)AI与金融的融合正成为推动数字金融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多位金融界和科技界专家学者、公司高管就“AI+金融”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
2025-06-20 14:21:20 -
新加坡媒体:人工智能时代让中印重新评估彼此
新加坡《思想中国》杂志10月15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中印关系中新出现的战略威慑力量?在近日的东亚峰会期间,中印未举行双边会谈。这表明了当前双方战略接触中的信任赤字。然而,双方需要重新接触,特别是在
2025-06-22 15: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