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AI”硬控”的未来,是什么样?
人工智能(AI)已成为当下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称,到2030年,AI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9.9万亿美元,推动2030年全球GDP增长3.5%。
当前,AI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日前在2024云栖大会上表示,近一年来,AI发展速度超过任何历史时期,但目前仍处于变革的早期阶段,“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说:“未来三年,随着端到端大模型在自动驾驶上的应用,每个人在任何城市都能像老司机一样开车。”
AI将为全社会带来颠覆性变革已成为共识。现阶段AI发展有哪些特点?随着ai应用加速落地,未来社会将迎来哪些变化?
生成式AI将改变物理世界
一句话、一段音频即可生成PPT,一句歌词、一段旋律即可创作一首新歌……近两年,随着ChatGPT、sora等AI产品引爆全球,生成式AI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吴泳铭指出,过去很长时间,AI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模拟人类的感知能力,但生成式AI带来了质的飞跃,首次展现出思考、推理和创造的力量。
“生成式AI最大的想象力不是在手机上做一两个新的超级APP,而是通过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吴泳铭说。在他看来,生成式AI提高了整个世界的生产力水平,这种价值创造是移动互联网连接价值的十倍、几十倍。
根据德勤今年发布的一则研究报告,使用生成式AI的员工每周可节省近一天的工作时间(6.3小时),从而有更多时间拓展新技能。有41%认为他们更好地实现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时下高速发展的生成式AI以大模型为核心。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技术可用性大幅提升,已经具备了文本、语音、视觉的多模态能力,并开始完成复杂指令。
吴泳铭称,去年大模型仅能帮助程序员写简单代码,如今已经可以直接理解需求,完成复杂编程任务。在数学能力上,大模型从去年的中学生水平跃升至国际奥赛金牌水平,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接近博士生水平。此外,模型的推理成本指数级下降,远超摩尔定律。
大模型技术使AI展现出更加惊人的创造力,但吴泳铭认为,要实现真正的agi,下一代模型还需具备更大规模、更复杂、更多层次的逻辑推理能力。全球先进模型的投入门槛将达到数十亿、数百亿美元的级别。
近年来,国产大模型涌现的数量越来越多。华金证券研报显示,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形成上百种应用模式,赋能千行百业。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生数科技首席科学家朱军指出,业内对AI有一个L1—L5的分级,分别对应聊天者、推理者、智能体、创新者和组织者。目前AI还处于L2级(推理者)的发展早期,但仍在加速发展中,未来18个月可能出现L4级(创新者)的突破。
“现在业界对AI未来的整体预测,都过于保守了。”朱军说。
深度塑造未来世界
AI为千行百业带来新的变化,当新的AI技术遇上智能汽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吴泳铭表示,随着AI技术嵌入,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新的革命。此前的自动驾驶技术依靠人写算法规则,但无法穷尽所有的驾驶场景。如今汽车行业采用端到端的大模型技术,训练后的AI模型能够直接学习海量的人类驾驶视觉数据,让汽车具备超越大部分司机的驾驶能力。
在此次云栖大会,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带来了“全球首款AI汽车”P7+。这款车搭载了业内领先的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此番首次对外亮相引起关注。
何小鹏指出,端到端技术的引入将极大提升自动驾驶的性能上限,并同时保障其安全性的下限。“未来三年,随着端到端大模型在自动驾驶上的应用,每个人在任何城市都能像老司机一样开车。”
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汽车事业部负责人吴新宙认为,随着端到端大模型上车,AI将以无限度的规则重新定义汽车。他在谈及特斯拉 FSD时表示,中国有很多复杂的驾驶场景,中国车企的技术积累“是非常好的”,在国内智驾场景下与特斯拉 FSD不分伯仲。
在谈到生成式AI时,吴新宙提到,其潜力不仅限于简单的文本和图像生成。未来,生成式AI与自动驾驶技术深度融合,将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用户体验。例如,通过分析司机的情绪和状态,生成式AI可以调整车辆的环境和音响系统,甚至提供个性化的行车建议。这种能力将大幅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AI以其强大的变革力和影响力,正深度塑造未来世界。谈及AI对未来的影响,吴泳铭指出,机器人将是下一个迎来巨变的行业。未来,所有能移动的物体都会变成智能机器人,每个家庭可能会有两三个机器人帮助人们提高效率。
何小鹏预测,AI技术的融入将颠覆汽车产业的格局,汽车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方式都将发生变化。下阶段汽车行业的赛点在于年产并销售100万台全AI汽车,未来留在市场上的车企会很少。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投资规模将达到650亿美元,较2023年上涨约16%。AI的未来发展图景令人期待,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确保AI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如何防止AI被滥用于制造虚假信息或进行网络攻击,以及如何解决AI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被AI”硬控”的未来,是什么样?
人工智能(AI)已成为当下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称,到2030年,AI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9 9万亿美元,推动2030年全球GDP增长3 5%。 当前,AI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阿里巴巴集团CEO、
2025-07-04 14:23:22 -
喜马拉雅以AI赋能内容创作者,构建多元“声音宇宙”
近日,2024云栖大会启幕。喜马拉雅珠峰AI音频多模态大模型亮相。AI(人工智能)已经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和改变着内容创作行业。今年成立12年的喜马拉雅以科技赋能文化,围绕音频建立了一个丰富多元的“
2025-07-04 13:59:22 -
早安!世界丨俄罗斯洲际导弹试射疑失败;日本推出人工智能相亲系统
伊朗总统亮相联合国,称无意与以色列开战 7月份上任的伊朗新任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23日在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参加会议期间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他表示,伊朗无意与以色列开战。 佩泽希齐扬呼吁巴勒斯坦
2025-07-04 13:35:22 -
AI“模型崩溃”风险需警惕
从客户服务到内容创作,人工智能(AI)影响了众多领域的进展。但是,一个日益严重的被称为“模型崩溃”的问题,可能会使AI的所有成就功亏一篑。 “模型崩溃”是今年7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的
2025-07-04 13:11:22 -
OpenAI全面发布类人ChatGPT语音助手;2024 年全球机器人预计出货约 4700 万台
NO 1 OpenAI全面发布类人ChatGPT语音助手 OpenAI的ChatGPT类人高级语音助手功能在首次公开发布四个月后终于开始面向广大付费用户。美东时间周二,OpenAI宣布,所有付费订阅OpenAI ChatGPT Plus 和 Team 的用
2025-07-04 12:47:22 -
人类驯服AI巨兽,需站在《智人之上》
美国的肥胖症(obesity)极为严重。在街头常常可以看到肥胖到极致的人如“一坨”肉在街头人行道上艰难地移动,让人不忍直视。肥胖症是什么呢,我查了一下维基百科: 肥胖是一种医学状况,有时被视为一种疾病,它指体
2025-07-04 12:23:22
-
OPPO发布全新手机端AI智能语音助手“新小布”1.0 Beta,并开启内测申请
OPPO宣布将携手芯片制造商联发科共同合作打造轻量化的大模型端侧部署方案,基于 AndesGPT 大模型打造的 OPPO 新小布 1 0 Beta 版尝鲜体验也正式开启。
2025-04-01 15:18:53 -
2024,AI开始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AI)技术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终于在2024年开始取得井喷式爆发的成果应用。无论是今年年初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带来的巨大冲击,还是全球多地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AI机器人开始在各行各业投入使用,
2025-05-08 12:47:33 -
滁州学院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近日,滁州学院公布校内机构调整设置显示,该校人工智能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正式成立。此前,在11月23日举行的滁州学院高质量特色发展研讨会上,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滁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共建企业领导共同为“人
2025-05-09 13:18:46 -
2024生态设计工程、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12月21日,2024生态设计工程、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举行。会议由世界生态设计组织、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指导,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生态设
2025-05-09 16:32:00 -
张强医生集团Emily:AI医生面临三大挑战
下午,张强医生集团北京静脉曲张CHIVA中心依然忙碌,患者们陆续满意地离开。张强医生简单整理了一下当天的手术记录,坐在办公桌前,喝了一口热茶,转身对我说:“Emily,今天的患者都很顺利。现在,我们来聊聊昨天
2025-05-10 13:11:12 -
无人驾驶、智能诊疗……瞄准人工智能赛道,郑州拟出新文件
日前,郑州市科技局发布公告,对《郑州市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关于人工智能,河南省、郑州市都曾出台过多项支持政策,此次冠以“场景驱动”之名,有何内
2025-05-10 14:00:27 -
AI医院离我们有多远?
看病、做检查有机器人导诊;根据检查结果,AI迅速给出诊断意见;手术台上各大医疗机构早已迈入机器人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AI医疗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目前,湖南各医疗机构主要有哪些AI技术,开展
2025-05-16 11:58:42 -
工信部:去年新增独角兽企业中,超半数来自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硬科技赛道
近年来,新增初创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有所减少,风投行业也面临各种挑战。对于创建独角兽企业面临的障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一方面需要企业自
2025-06-20 12:45:20 -
金融街论坛观察:“AI+金融”在多个业务领域落地开花
中新经纬10月20日电 (李自曼)AI与金融的融合正成为推动数字金融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多位金融界和科技界专家学者、公司高管就“AI+金融”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
2025-06-20 14:21:20 -
新加坡媒体:人工智能时代让中印重新评估彼此
新加坡《思想中国》杂志10月15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中印关系中新出现的战略威慑力量?在近日的东亚峰会期间,中印未举行双边会谈。这表明了当前双方战略接触中的信任赤字。然而,双方需要重新接触,特别是在
2025-06-22 15: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