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I竞争到最后是绿色能源的竞争?

(来源:MIT TR)
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未来地缘**竞争的早期阶段,赢家或将主宰 21 世纪的全球经济。
但人们经常忽略的是,人工智能对集中且稳定的电力的巨大需求代表着扩展下一代清洁能源技术的机会。如果我们忽视这一机会,美国将在人工智能和能源生产的未来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将全球经济领导地位拱手相让。
为了赢得这场竞赛,美国将需要获得更多的电力来为数据中心提供服务。预计到 2026 年,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可为电网增加相当于三个纽约市的负载,而到这个十年结束时它们在美国电力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达到 9%。因此,人工智能将导致美国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电力需求激增。根据最近的一项预估,这一需求(以前持平)每年增长约 2.5%,其中数据中心推动了 66% 的增长。
能源需求旺盛的先进人工智能芯片是这一增长的幕后推手。比如,ChatGPT 查询需要 3 瓦时的电力,而简单的 Google 搜索只需 0.3 瓦时的电力。这些计算要求使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具有“独特”的功率密度,与传统设施相比,每个服务器机架需要更多的功率,每平方英尺的功率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据报道,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向白宫提出了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需求,该数据中心需要 5 吉瓦的容量,足以为 300 多万个家庭供电。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要全天候(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稳定可靠的电力,它们全年 99.999% 的时间都处于运行状态。
这些吉瓦级“用户”对电网的需求已经加速,远远超出了我们扩大支持清洁电力发展的物理和**结构的速度。有超过 1500 吉瓦的容量等待连接到电网,而建设输电线路以输送这些电力的时间长达十年。整合新能源所面临的挑战的一个例子是:星座能源公司最近宣布重启三哩岛核电站的最大因素不是设施本身,而是将其连接到电网所需的时间。
对扩大清洁电力供应挑战的本能反应是做出错误的选择:要么放弃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要么放弃我们对清洁能源的承诺。这种逻辑认为,满足计算经济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唯一方法是扩大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和保护燃煤发电厂。
依赖更多化石燃料对生态的可怕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经济和安全影响同样严重。随着其他国家在清洁技术方面取得领先,这些技术带来了下一代经济机会 —— 数万亿美元的市场,对化石燃料的进一步投资威胁着我们的国家竞争力。
现实情况是,人工智能所需的前所未有的电力规模和密度需要一套新的发电解决方案,能够全天候提供可靠的电力,且数量不断增加。虽然传统燃料的倡导者历来都指出可再生能源的可变性,但需要大量、分布式和可中断燃料供应(如天然气)的能源也不是解决方案。比如在得克萨斯州,2022 年底一场严重的冬季风暴后,70% 的停电是由天然气发电厂造成的。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与天气相关的破坏只会增加。
我们没有看到人工智能竞争力和气候之间的选择,而是将人工智能对功率密度的迫切需求视为启动一系列新技术的机会,利用新买家和新市场结构,使美国不仅能够抓住人工智能的未来,而且能够为其提供动力所需的能源密集型技术创造市场。
数据中心对计算能力的持续需求与一系列目前正在快速创新的清洁、可靠的新型电源最为匹配,其中包括可以小规模快速部署的先进核裂变以及可以随时随地部署的下一代地热能。有一天,核聚变可能成为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的来源。这些技术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占地面积内产生大量能源,满足人工智能对集中电力的需求。它们有潜力提供稳定、可靠的基本负载电力,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全天候运行相匹配。虽然其中一些技术(如核聚变)仍在开发中,但其他技术(如先进核裂变和地热能)现已准备好部署。
人工智能的功率密度要求同样需要一套新的电力基础设施增强措施,比如,用于传输线的先进导体,可以通过更小的区域传输多达 10 倍的电力,冷却基础设施可以解决大量耗能芯片的热量,以及下一代变压器可以有效利用更高电压的电力。这些技术通过增加电力获取和减少延迟的形式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提供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且它们将使我们 20 世纪的电网快速扩展以满足 21 世纪的需求。
此外,人工智能和能源技术的融合将使这两个行业更快地发展和扩大规模。在整个清洁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开发方法加快了下一代材料设计的研发步伐,同时它也是制造业的一种工具,可以降低资本密集度并加快规模扩张的步伐。人工智能已经在帮助我们克服下一代电力技术的障碍。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它来预测和避免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长期以来这一直是持续核聚变反应的障碍;在地热和采矿领域,人工智能正在加快商业级资源发现和开发的步伐并降低成本;其他公司使用人工智能来预测和优化该领域发电厂的性能,大大降低了项目的资本密集度。
从历史上看,新型清洁能源技术的部署往往依赖公用事业公司,而公用事业公司在采用创新和投资一流的商业项目方面却进展缓慢。现在,人工智能为发电技术带来了新的资本来源:愿意为全天候清洁能源支付溢价并渴望快速行动的大型科技公司。
这些“新买家”可以在自己的后院构建额外的清洁能力,或者它们可以部署创新的市场结构,鼓励公用事业公司以新的方式扩展新技术。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例子,比如谷歌、地热开发商 Fervo 和内华达州公用事业公司 NV Energy 之间达成的协议,以保证数据中心使用清洁、可靠的电力。这些对价格不敏感但对时间敏感的买家的出现可以加速清洁能源技术的部署。
人工智能与气候之间的这种联系的地缘**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创新的社会经济成果将流向在人工智能和气候竞赛中获胜的国家。
从长远来看,能够扩大可靠基载电力供应的国家将吸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并将从进入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市场中受益。首先进行这些投资的国家将处于领先地位,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生产力的相互促进,这种领先地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
如今,清洁能源的“记分牌”开始向中国倾斜。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已投入使用了 37 座核电站,而美国则增加了 2 座,并且中国在核聚变方面的支出是美国的两倍之多,工作人员基本上在昼夜不停地致力于实现核聚变的商业化。鉴于人工智能霸权的竞争归结为功率密度的规模,当竞争对手在建造高功率密度能源库时,建造一批新的天然气发电厂就像“在枪战中带刀一样”。
美国和处于人工智能经济前沿的美国科技公司有责任也有机会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来扩展下一代清洁能源技术以改变这一现状。问题是,他们会吗?
-
为什么AI竞争到最后是绿色能源的竞争?
(来源:MIT TR) 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未来地缘政治竞争的早期阶段,赢家或将主宰 21 世纪的全球经济。 但人们经常忽略的是,人工智能对集中且稳定的电力的巨大需求代表着扩展下一代清洁能源技术的机会。如
2025-06-26 15:08:40 -
福建省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意赛结果揭晓
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意赛暨昇腾AI创新大赛的结果正式对外公布:厦门大学“基于昇腾的中医智能模型训推一体化解决方案”、厦门大学“‘飞云智厦’无人机AI巡检解决方案”、福建理工大学“脑室自动分割与诊断平台
2025-06-26 14:44:40 -
在对AI“审美疲劳”中,奇点悄悄来了……
自生成式AI爆火已有两年,而近期进展似乎不尽人意,大模型鲜有突破性创新,应用层面也未出现杀手级应用,资本市场对“泡沫论”和估值过高争议不断 人们仿佛对AI已经“祛魅”,AI发展真的变慢了吗? 在质疑和
2025-06-26 14:20:40 -
人工智能何以成为今年诺奖“大赢家”
2024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项中,两大奖项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先是物理学奖颁给了曾获图灵奖的机器学习先驱,紧接着化学奖也将一半颁给了“程序员”。 不仅诺奖得主在接到获奖电话时表示大感意外,就连诺贝尔奖官方
2025-06-26 13:56:40 -
“AI找人才快了30倍”,猎头也要被AI取代了吗?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也正在受到AI的影响 10月11日,以“颠覆还是创新——探讨AI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影响”为主题的2024年第四季梅园论剑活动在上海静安举办,共同探讨AI对人力资源
2025-06-26 13:32:40 -
超过16万种!我国科学家通过人工智能发现更多RNA病毒
10月9日,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后,报告了180个超群、超过16万种全球RNA病毒,发现了传统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
2025-06-26 13:08:41
-
AI换脸工具FaceFusion使用教程_AI换脸工具FaceFusion怎么用_AI换脸工具推荐
之前给大家介绍一个AI一键免费无限换脸的工具,很受大家的欢迎,后边项目被作者关停了,今天分享一款最新的AI一键免费无限换脸工具FaceFusion。
2024-12-24 17:03:15 -
怎么使用通义听悟翻译功能_通义听悟翻译使用方法
通义听悟支持实时中英文翻译。转写语言为中文时,支持翻译为英语;转写语言为英语时,支持翻译为中文。
2024-12-27 14:32:02 -
2D转3D成熟倒计时!2023(最全)AIGC-3D技术总结,一个视频搞懂AI生成3D模型
2023年我们见证了AI生成图像的快速进化,同样在这一年,AI生成3D虽然相对之下默默无闻,但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相信2024年一定会迎来AI生成3D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个视频我们一起看一下2023年AI生成3D有哪些重要工作,提前了解。为后面的成熟做好准备。
2024-12-18 14:25:53 -
微信AI图像生成表格教程_一键将表格图片转为Excel文档
利用微信的“搜一搜”功能,借助AI成像生成,立马就可以帮你将一张截图或者拍摄的表格图像转为腾讯文档在线表格。
2024-12-23 17:27:21 -
GNU/Linux怎么安装stable diffusion
Stable Diffusion 是一种基于扩散过程的图像生成模型,可以生成高质量、高分辨率的图像。它通过模拟扩散过程,将噪声图像逐渐转化为目标图像。这种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可以生成具有多样化效果和良好视觉效果的图像
2024-12-30 16:07:31 -
阿里旗下夸克APP上线“AI学习助手”:内置海量试题,拍照一键解疑,巧用大模型帮助当代学子高效备考、快速进阶
夸克“AI学习助手”采用夸克宝宝的虚拟形象为用户进行题目讲解。基于大语言模型和视觉技术,AI智能讲解能够给用户提供 “考点分析”、“详解步骤”、“答案总结”等详细内容。
2025-02-18 16:08:16 -
AI周报|OpenAI展示新模型o3;智谱完成新一轮30亿元融资
OpenAI展示新模型o3 当地时间周五,OpenAI在为期12个工作日的新品发布活动的最后一天展示了o1模型的下一代o3,并表示该模型有o3版本和精简版o3-mini。OpenAI会在1月底前正式推出o3 mini,并在之后推出完整版的o3
2025-05-05 22:06:11 -
张文宏回应“被AI带货”:已多次向平台投诉
最近,有网友向媒体反映,家中老人在网络卖货视频中看到“张文宏医生”在卖一种蛋白类的产品,老人信以为真,不仅下了单还转发给了很多群。经过记者核实,该视频并非张文宏医生本人,而是利用AI技术合成的。对此,
2025-05-14 09:42:52 -
利用AI,研究人员可以对单个神经元的行为进行预测
9月11日,自然杂志公布了一项新进展,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利用神经元连接图和人工智能方法,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做到他们从未想过的事情:无需对活体大脑进行任何测量即可预测单个神经元的活动。 几十年来,神经科
2025-06-24 15:41:22 -
人工智能对学术出版是挑战还是机遇?行业专家来蓉“论道”
新书齐发,大咖云集! 这两天,2024天府书展好热闹! 出版行业的盛会当然也少不了各种研讨会的身影。 10月12日,中国出版协会第二届学术出版年会(2024)在成都举行。开幕式上,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朱国鑫
2025-06-24 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