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铁了心要打AI翻身仗
进入2018年以来,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便开始持续低迷,迫于压力很多手机厂商,不得不集中精力搞创新,试图找到新的出路。随着2023年AI大模型的持续出圈,关于AI以及泛AI的硬件如AI PC、AI手机等相关方向,日益得到了产业界重视,“意外闯入”的AI如同鲶鱼一般,迅速激起了手机厂商们的斗志。
2024年开年伊始,OPPO、魅族等手机厂商,便纷纷响应AI手机号召,宣布推动AI手机发展,华为、小米、荣耀等厂商,也暗自布局与AI手机相关的业务,足见业界对AI的重视。其中,OPPO创始人陈明永,更是宣布行业进入AI手机元年。而在行业一派热闹的背后,其实潜藏着各大厂商,对于手机更迭的关注和重视。
加速向AI迭代的智能手机
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生成式端侧人工智能日益受到重视,而智能手机则成了端侧人工智能的最佳载体之一。所谓AI手机,就是具有端侧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新手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日益成为手机加速迭代的全新方向。从2023下半年开始,以谷歌、三星、OPPO为代表的厂商,开始纷纷将大模型内置于手机之中,完成从云端AI向终端AI的转变,AI手机浪潮正式开启。
首先,端侧AI更能省钱。早在去年9月,高通就曾经出过一份报告,其在报告中曾言简意赅地指出,混合AI是AI的未来。这份报告的核心是高通借大模型云端推理的“宕机”现象,再次向市场强调终端和云端协同工作的混合AI才是真正的首选。所谓混合AI,是在以云为中心的场景下,终端将根据自身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从云端分担AI工作负载;而在其他场景下,计算将主要以终端为中心,必要时向云端分流任务。
高通认为,最终智能手机会像传统PC那样,走云端和PC、智能手机等边缘终端相结合的模式,而生成式AI将形成云端和终端结合的形势,由此衍生出两个趋势:AI算力将从过去的云端集中,转变为云端和终端灵活分配的模式;大模型也将加速向终端渗透。事实上,AI大模型进入终端,不仅跑得快,而且还能够替手机公司省钱。
按照vivo副总裁周围公布的数据,vivo大模型单次对话成本约为0.012-0.015元/次,当前vivo全国用户数约为3亿。以2.5亿日活用户(假设的未来渗透率天花板)、每人每天10次对话需求测算,vivo大模型每天云端推理的成本就要3000万-3750万人民币。假设以50%分流率计算,将一半的推理分流至端侧进行,那么vivo每年将节约55-68亿人民币的云端运算成本,看在钱的份上,手机厂商不搞端侧AI都不行。
其次,AI手机带来的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最终会影响到智能手机的功能、构造,乃至手机厂商的毛利率。在AI革命的影响下,如今手机SOC的架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除了传统的CPU+GPU之外,负责AI计算的神经网络模块(NPU),日益成为智能手机中的重要算力单元,变得越发重要。
有了这个新模块的加入,智能手机本身的生产成本也水涨船高,相关的周边配套芯片,则进一步推动了智能手机成本的上涨,由此形成了“AI手机提高算力需求——引发SoC和内存的全面升级——内存和芯片需求激增,价格上涨——手机厂商承受盈利压力”的闭环。在这个闭环压力之下,智能手机厂商要么提高价格获取产品溢价,来提升产品整体利润率;要么暂时承担成本,通过扩大规模体量实现薄利多销。总之,在新形势之下,AI正在快速渗透终端。
不甘落后的OPPO
在众多厂商纷纷下场参与之际,一向强调后发制人的OPPO也不甘落后,决心下场参与到这场盛宴之中。
首先,OPPO加速整合内部AI研发资源,举全公司之力整合公司在云端、终端的力量,为AI大模型在终端手机的落地铺平道路。早在今年开年的年会上,OPPO创始人陈明永就强调,要为AI整合OPPO全球研发资源,“举全公司之力”抓住时代机会。为此,OPPO在人员架构上做出重大调整,将所有AI相关的职能部门,整合到一个实体部门之内,在人员资金投入上不设上限。
除了人员研发之外,OPPO还在技术上布局了三级大模型,同时将Titan超大模型、Turbo大模型、Tiny轻量级模型实现端云联合部署。凭借这些AI资源以及大模型的支持,OPPO新发布的Find X7系列手机,已经实现了AI消除功能、AI通话摘要、AI超清合影等诸多AI新功能,并正在为系统级的Agent而努力。
其次,OPPO与联发科等芯片厂商紧密合作,围绕AI芯片进行深度定制,为AI大模型的端侧部署提供强大算力。据业内人士透露,短期内从算法效率与准确性、芯片算力的提升,以及硬件的能耗等方面来看,AI手机的发展仍面临制约。因此,从长远来看,想要突破AI手机的发展瓶颈,就必须从这些方面下手,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芯片技术的发展。
为了推动AI手机的发展,OPPO除了自研芯片之外,还与联发科等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了新一代天玑9400芯片,其采用了全新的潮汐引擎,真正做到了从系统缓存与CPU专属缓存动态分配资源,让芯片能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
AI手机是先手还是噱头?
对于手机圈掀起的这波AI手机热潮,行业人士对此褒贬不一,一些人认为AI手机,不过是很多厂商用于吸引用户的噱头而已,并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另一些人则认为,国内各方面技术的大发展,已经为AI手机的诞生准备了条件,现在就是抢占先手的时机。那么,对于OPPO而言,入局AI手机到底是抢占先手还是噱头呢?还要结合多方面的情况来看。
首先,从OPPO自身的情况来看,由于其高端化和IOT起色不大,导致其对现有的业务较为依赖,OPPO有迫切想要冲突重围的动机。从2019年华为被封禁之后,OPPO也在高端市场跃跃欲试,然而时至今日其并没有太多存在感。为了冲击高端市场,2019年OPPO宣布启动自研芯片,2020年又启动了之前叫停的OPPO Find,并且还在水滴铰链等诸多折叠屏技术领域积累专利。
然而,OPPO的芯片自研之路一波三折,早在去年就已经宣布关停了。更让OPPO如芒在背的是,华为从去年开始宣布“满血复活”,不仅重新杀回了直板机市场,还占据了折叠屏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重新对OPPO们构成“威胁”;而且与小米相比,一向偏重线下的OPPO,由于此前疫情影响过大,关闭门店较多。
重重围困之下,OPPO高层宣布重大业务及组织调整,将一直征战海外的刘作虎叫了回来,试图寻求突围。从这些方面来看,OPPO的确有充分的动机,去参与AI手机这件事。
其次,从能力层面来看,OPPO对于做AI手机仍属有心无力。目前来看,AI手机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来体现。硬件层面,手机企业发挥的空间不大,尤其是靠采购上游芯片的厂商,发挥空间更是寥寥;可以自由发挥的则是在软件和应用层面,这自然也依赖于此前厂商所构建的应用生态是否足够强大。前文提到,OPPO芯片业务已经迫于种种压力,而不得不选择关闭,终端IOT生态也未有大的起色。在这种情况下,OPPO想要做成AI手机这件事,自然变得比较艰难。
综合来看,OPPO的确有想要拿个先手的打算,但就目前能力而言,恐怕还是力有不逮,但说它是制造噱头恐怕也是言过其实。
-
OPPO铁了心要打AI翻身仗
进入2018年以来,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便开始持续低迷,迫于压力很多手机厂商,不得不集中精力搞创新,试图找到新的出路。随着2023年AI大模型的持续出圈,关于AI以及泛AI的硬件如AI PC、AI手机等相关方向,日益得到了
2025-06-18 09:05:53 -
库克回应“苹果牌AI”何时在华上线:正在努力走完相关流程,相信会很快
据新浪科技、界面新闻报道,苹果 CEO 库克今天到访新浪总部,现场有人询问库克 Apple Intelligence 在国内何时上线,对此库克回应称:“我们正在努力推进,这背后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监管流程,我们需要走完这个流程
2025-06-17 16:59:46 -
研发周期缩短80%,AI大模型正在改变服装行业
AI大模型设计的服装竟如此符合市场需求?没错。不仅如此,AI大模型还能同时提供服装设计流行趋势预测、设计作品保护创新服务、时尚智能设计、大数据分析…… 近年来,AI为服装行业数字化研发转型提供了强大助力,并
2025-06-17 16:35:46 -
消息称 AI 公司商汤组织架构大调整,裁员赔偿 N+1
10 月 23 日消息,人工智能企业商汤科技十周年之际,商汤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立于近日发内部全员信,首次提及公司最新确立的“大装置-大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战略,同时宣布将围绕战略和核心资源,将构建更加
2025-06-17 16:11:46 -
原生鸿蒙,华为 AI 生态的最后一片拼图
「鸿蒙用了十年长征,走完了欧美国家三十年才走完的路」 这句话最早出自今年六月华为 HDC 期间,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在台上的感慨,10 月 22 日晚的「鸿蒙之夜」,余承东再次在演讲中重
2025-06-17 15:47:46 -
AI驱动医疗革新:开启数智健康新时代
分析患者检查单,辅助医生更快更准找出病因; 化身记忆小助手,提醒病人到点吃药; 分析大量医疗数据,助力发现新疗法; …… 展开想象,当AI技术能够与日常的医疗健康管理“无缝对接”,我们会收获贴心的“健康管
2025-06-17 15:23:46
-
财经三人谈:“人工智能泡沫”,现在到底有多大?
编者的话:伴随着近期苹果、微软、英伟达等美国科技股的集体大跌,“人工智能(AI)会是下一个泡沫吗”成为科技界、投资界热议话题。自2022年ChatGPT聊天机器人问世以来,全球AI领域迎来研发和投资热潮,一些经济学
2025-05-15 09:28:43 -
AI牵手最新通信技术,更多场景和样本扩容
运营商的业务盘子之大,一篇文章其实很难全部装下。不过,无论是从财报数据还是高管讲话来看,目前运营商被业内紧盯的热点有二——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以及以5G-A为代表的最新一代通信技术。 其中,在春
2025-05-14 09:36:28 -
张文宏回应“被AI带货”:已多次向平台投诉
最近,有网友向媒体反映,家中老人在网络卖货视频中看到“张文宏医生”在卖一种蛋白类的产品,老人信以为真,不仅下了单还转发给了很多群。经过记者核实,该视频并非张文宏医生本人,而是利用AI技术合成的。对此,
2025-05-14 09:42:52 -
管制AI芯片出口,美指定“守门人”?
据路透社12月13日报道,两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正在计划授权谷歌、微软等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作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AI)芯片分销的“守门人”,阻止包括中国等国家获取先进AI芯片。报道称,获得“守门人”资格
2025-05-15 10:40:43 -
“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技术和行业共同进步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在明年重点任务中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那么,“人工智能+”应该如何“+”呢? 从今年提及“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和一系列重要会议中可以看
2025-05-15 11:04:43 -
最长还需7年!微软AI CEO反驳奥特曼:当前硬件不给力,AGI没那么快
在过去几个月,多份报告显示人工通用智能(AGI)可能比预期更早实现。 AGI指一种能够像人类一样在广泛任务中表现出色的通用学习系统,它被认为是AI发展的终极目标。多家AI领域的领军企业,包括OpenAI、Anthro
2025-05-15 12:40:43 -
量子位智库:国内AI应用首轮洗牌结束 仍存未解难题
12月11日,量子位智库发布《2024年度AI十大趋势报告》提出,过去一年,AI应用第⼀轮洗牌结束,缺乏“杀⼿级”场景依旧是我国AI APP的未解难题。 为了更好地从数据维度观察国内产品的现状,量子位智库选取了400
2025-05-15 13:28:43 -
今年就业季,AI面试官频出没,人类的offer已经被AI“拿捏”了?
“请先做个自我介绍,让我更充分地了解你的实际情况,如:姓名、年龄、学校、项目实习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自我评价等。” “好的,我……”思思的回答刚开了个头,就听到屏幕那边开始倒数3、2、1。倒数结束后,
2025-05-15 15:28:43 -
聚焦人工智能,这场研讨会助力产教深度融合
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发挥青岛市高校资源集聚优势,12月11日,产教深度融合对接研讨会山东大学青岛人工智能产业专场在青岛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崂
2025-05-15 16:16:43 -
天职师大成功举办2024年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与交互设计国际学术会议
近日,由我校主办的2024年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与交互设计国际学术会议于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展演厅成功举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清春出席会议并致辞。 郑清春在致辞时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向与会专家
2025-05-16 14: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