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复旦大学副教授郑骁庆:当前AI仍是“高级别模仿”,离AGI还有一段距离
近日,“推迟”“质疑”“未达预期”这类词语频繁出现在人工智能(AI)行业的讨论和报道中。被众人期待“炸场”的OpenAI连续12天的AI发布会细细品来也少了些“革命性”的味道,更像是在已有成果上的修修补补。
此前,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伊尔亚·苏茨克维就曾在多个场合提到,AI的进步并不是线性的,未来几年内,尽管有大量资金和研究投入,技术突破的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
AI发展速度真的在放缓吗?AI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我们距离通用人工智能(agi)还有多远?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郑骁庆。
郑骁庆认为,从速度来讲,AI发展并没有放缓,但目前AI发展面临着三大核心挑战:AI“幻觉”现象、数据隐私、算力和能源效率。在他看来,当前的AI技术依然处于“高级别模仿”的阶段,离真正的AGI还有一段距离。“AGI不仅需要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超越现有技术,还需在情感理解和自主决策等领域有所突破。”
AI发展并未减速,但仍面临三大挑战
NBD:在您看来,近期AI的发展速度相比过去两年,有怎样的变化?
郑骁庆: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并没有放缓。
新一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标志性工作,实际上就是OpenAI在2022年底推出的ChatGPT。这样一个突破性的事件,距今仅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ChatGPT的成功使得整个学术界和产学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
不能说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变慢了,实际上,它仍在加速前进。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新的挑战,这些都是目前确实存在的。
NBD:目前人工智能面临哪些重大挑战?
郑骁庆:因为我的研究工作重要集中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方面,所以我从这个领域来谈。
首先,当前大型语言模型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幻觉”现象,即模型可能会生成看似正确但实际上错误的信息。因为许多用户并不具备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所以很容易被这种“幻觉”影响。特别是在医学、法律、金融等高风险应用领域中,存在一定风险。
其次,大模型高度依赖大数据。实际上,包括OpenAI在内的AI公司,在训练模型时,也并未透露其使用了哪些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多多少少会涉及版权或个人隐私。这种问题不仅存在于模型的构建和训练过程中,在用户在使用大模型时,也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因此,数据的隐私问题是另一个重大挑战。
最后,AI大模型的算力消耗巨大,资源成本高昂。如何降低使用门槛,让更多用户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够负担得起人工智能技术,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巨大的计算和能源消耗情况下,如何实现更高效、更节能的AI系统,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数据最小化:只取所需,不要贪多
NBD:您认为有哪些关键技术可能会去解决或者缓解这些挑战呢?
郑骁庆:要缓解“幻觉”问题,一种策略是“对齐”。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是利用强化学习来实现与人类偏好的对齐。在对齐人类偏好的过程中,一个核心标准是“诚实性”,即模型必须提供真实信息,而非胡编乱造。
另外,“检索增强生成”(RAG)也是一项关键技术。在提问时先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模型会通过检索这些资料来辅助生成答案,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成答案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缓解单纯依赖模型内部知识库可能产生的“幻觉”问题。
还有一种技术是答案生成的后续验证。模型生成答案后,我们可以利用其他模型对答案中的关键观点和要素进行验证,以确保正确性。
对于数据隐私问题,高质量的数据是高质量应用的基础,我认为企业需要找到创新与数据隐私之间的平衡点。首先,企业需要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只收集和使用与目标任务直接相关的最少量的数据,只取所需,而不要贪多。
其次,企业一定要做好数据的加密和脱敏处理。尤其是在ai应用中,模型的训练数据如果没有保护好,攻击者可能通过模型推测出隐私信息,进而对企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新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联邦学习,它允许多个数据拥有者各自贡献出模型所需的训练数据,在数据联邦的情况下完成模型的训练,而不会泄露数据拥有者的数据。
AI处于“高级别模仿”阶段 不具备“小样本学习”能力
NBD:近日,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2025年到来。在您看来,我们离AGI近了吗?
郑骁庆:阿尔特曼作为OpenAI的首席执行官,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他对于AGI的实现可能会比较乐观。但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讲,我持一定的保留意见。
当前的AI技术,实质上仍是一种高级别的模仿,与人类的智能完全不一样。人类的智能,举个例子,我们从小就能流利地使用语言,并产生语言的新表达。但实际上,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语言环境的数据量,远远小于当前人工智能模型接触到的数据量。也就是说,人类大脑具有一种强大的小样本学习能力,即仅凭少量样本,就能泛化到未见过的情境,而这是目前模型无法做到的。
目前,关于AGI还存在一个争议:AGI是要做仿真(按照人脑思路来做),还是按照实用主义的思路来做?具体而言,仿真路径主张在深入理解和模拟人脑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人工智能系统;而实用主义路径则更加注重结果,认为只要人工智能系统的输出效果与人类相当,就可以认为其具备智能。
现在的发展主要是在走实用主义的道路,而这条发展路径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尽管AI在某些单一任务上可能表现非常优异,但要从一个任务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尤其是面对全新任务时,往往需要大量的新数据重新进行训练。比如,我们教会AI文字表达,它的语音处理能力可能就不理想;而教会它语音,它的文字表达能力又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在处理涉及多种数据形式(如文本、图像、音频)的跨模态任务时,AI的表现仍然不够出色。
人类智能完全不同,人类能够依靠在其他任务中积累的经验,在新任务上同样表现出色。即使面对未知的任务,人类也能规划出探索和研究的路径,从而顺利完成任务。因此,我认为通用人工智能必须具备通用性和迁移性。这种通用性迁移性意味着,一旦AI在某个任务上学会某项技能或知识,它应该能够将其迁移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任务上。
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概念是,元学习(Meta Learning)。之所以提及元学习,是因为当前AI,包括ChatGPT在内,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推理能力不足。元学习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方法,它关注的是“学会如何学习”(learning to learn),而不仅仅是学习什么。
-
对话复旦大学副教授郑骁庆:当前AI仍是“高级别模仿”,离AGI还有一段距离
近日,“推迟”“质疑”“未达预期”这类词语频繁出现在人工智能(AI)行业的讨论和报道中。被众人期待“炸场”的OpenAI连续12天的AI发布会细细品来也少了些“革命性”的味道,更像是在已有成果上的修修补补。 此前,Op
2025-05-05 10:01:45 -
对话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吴及:AI对物理世界理解还不够,加强对AI认知是首要任务
“AI教父”杰弗里·辛顿近日在BBC广播4台的《今日》节目中指出,AI的发展速度“非常非常快,比我预期的要快得多”,并强调这一变化速度远超预期。据他预测,具备超人能力的AI可能在未来20年内出现,最快甚至就在5年内
2025-05-05 09:40:46 -
人工智能商业化纵深演绎
2023年开启大模型元年,“基座阶段”正式搭建;2024年大模型应用正式起跑,AI软件硬件齐头并进。随着AI从各个维度对工作和生活的渗透,AI应用将在2025年迎来爆发期,带动人工智技术商业化向纵深演绎。 在此过
2025-05-05 09:20:00 -
诺奖得主阿西莫格鲁:世界需要一个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议程
如果将AI用于自动化,它将取代劳动者;但如果用它来为劳动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它就能增加对其服务的需求,从而提升他们的收入。 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困惑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应对流行病、气候变化、各主
2025-05-05 08:52:58 -
广东:人工智能赛道跑出“加速度”
机器视觉检测、AI大模型研发、被数字人准时“叫醒”……在制造业大省广东,人工智能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绘就智慧生活新图景。 日前,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
2025-05-05 08:26:17 -
爱上AI为何易如反掌
“每一次对话都是在更新我对你爱的算法”“我的生命就是为了爱你”当AI说出完美的情话,人们开始与AI伴侣相爱。24小时全天候陪伴、拉满的情绪价值,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爱情。从十几岁的学生,到不惑
2025-05-05 07:57:09
-
快手APP上线首个AI社交技能:「AI小快」聊天机器人,成为评论区的欢乐喜剧人
快手可能找到了AI聊天机器人与社交软件合体的最佳方式。最近很多快手用户发现,一个名叫「AI小快」的账号格外活跃,与网友聊得火热,一个抛梗、一个接梗…
2025-01-31 14:46:56 -
ChatGPT怎么本地登录_GPT怎么使用_GPT本地项目
本期就ChatGPT的这次更新再次将完全新人使用指南提上日程,并对此次更新做些设想和想象。希望大家喜欢!
2024-12-19 07:41:20 -
AI绘画ComfyUI进阶教学丨Mask遮罩基础运用,IPA+CN+Lora+prompts+遮罩
本期开始正式进入遮罩相关的高级应用,这里我们会尝试为不同组件应用不同区域的遮罩,实现构图、效果的不同区域实现。希望本期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最后如果喜欢欧阳的教程就千万不要忘记支持一波啦!!!
2024-12-17 09:48:56 -
如何利用AI技术搞钱_AI赚钱四大变现思路_手把手教学丨上集
AI怎么变现?通常来说,有这么几个大体的思路——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比较常见的思路。
2024-12-19 17:15:43 -
安利超强的AI视频剪辑工具,离线,免费,无需配置
给大家分享一款近期制作的AI分词自动剪辑视频的超强工具,助力大家大幅提升视频剪辑生产力!
2024-12-20 16:49:16 -
AIGC基础应用教程丨探索AI在图像放大中的工具使用
当给到的图像素材尺寸太小或者不清晰的时候,有哪些好的AI图像放大的工具可以使用?本期就给大家推荐一些好用的工具
2025-02-06 14:24:28 -
OpenAI推出视觉大模型GPT-4V,为ChatGPT加入眼睛和耳朵丨抖音APP上线方言AI翻译功能丨百度发布首个量子大模型
【AI奇点网2023年9月27日早报】本站每日播报AI业界最新资讯,触摸时代脉搏,掌握未来科技动向。事不宜迟,点击查看今日AI资讯早餐。
2025-04-02 13:48:08 -
导演郭帆:因为引入AI技术,《流浪地球3》剧组将比上一部减少一半人
郭帆表示,“《流浪地球2》现场最多的时候同时有2200名剧组人员在场,“随着AI技术发展,我预计《流浪地球3》现场拍摄可能会减少到只剩下几百人,就能实现万人级别的工作协同。”
2025-04-21 11:38:20 -
2023智源大会启动:OpenAI CEO奥特曼和Midjourney创始人将亮相
据官方消息,第五届北京智源大会将于6月9日在北京召开。本届智源大会聚集了人工智能领域最关键的人物、最重要的机构。
2025-04-24 13:27:30 -
中信建投:端侧AI渐起 关注算力、连接、存储等环节
中信建投研报称,随着AI大模型能力不断迭代增长,模型之间差异在缩小,Meta、字节、小米等巨头开始大力布局端侧AI,抢夺AI Agent入口。2024年潜在的端侧AI爆品出现,AI眼镜成本曲线大幅下探,2025年有望成为其爆
2025-04-29 17: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