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吴及:AI对物理世界理解还不够,加强对AI认知是首要任务
“AI教父”杰弗里·辛顿近日在BBC广播4台的《今日》节目中指出,AI的发展速度“非常非常快,比我预期的要快得多”,并强调这一变化速度远超预期。据他预测,具备超人能力的AI可能在未来20年内出现,最快甚至就在5年内。
针对AI接下来的发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近日采访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及。吴教授从AI技术瓶颈、AI+医疗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解读。
在吴及看来,AI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待突破的一点是对真实的物理世界进行建模。以目前的技术来讲,还很难做到将文本意义上的世界模型和物理意义上的世界模型关联起来。在谈及ai应用落地时,吴及强调,加强对AI的认知是首要任务,如果认识或理解不够深,完全凭想象做事,那走的方向可能完全不对,这是很大的风险。
谈AI技术瓶颈:对物理世界建模有待突破
NBD:当前AI主要的技术瓶颈是什么呢?
吴及:从现实应用来讲,AI技术或者大模型跟很多现实场景应用结合得还不是非常好。这个方向非常热,但能够被大规模、常态化使用的成功应用还比较有限。这方面我觉得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点在于,能不能把文本意义上的世界模型和物理意义上的世界模型关联起来,也就是说,能不能建立起对真实物理世界的建模。以目前的技术来讲,可能还很难完全做到,有待技术突破。
NBD:您提到的物理世界模型是不是类似于李飞飞团队所做的工作?
吴及:对。目前大模型能力很强,具备越来越多的能力,例如写文章,写代码、生成图片和生成视频,但核心还是语义向量,核心技术还是大语言模型。
但它对整个物理世界的理解能力,我觉得还是不够的。以人的学习过程来打个比方,我们经常会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实践非常重要。依靠文本为主的大模型也可以与其他模态对齐,但个人认为还不足以对整个物理世界进行建模。所以,建模真实的物理世界会是学术前沿研究上会面临的下一个瓶颈。
谈AI+医疗:三大场景有很大发挥空间
NBD:作为智慧医疗方面的专家,您认为,AI+医疗将如何影响我们的未来?
吴及:相比其他场景,医疗场景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医疗本质上是用全国的医疗机构和医疗队伍去服务全体社会的过程。另外,医学诊疗这件事既有理论,有科学,还有很多的经验,很多治疗还是靠经验,靠积累,甚至靠专家的直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医疗场景下AI的应用难度更大,当然它也会逐步渗透到一些比较典型的场景中。
首先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比如分诊和转诊。在当下的就诊过程中,特别是国内,我们没有非常完整的分诊体系,患者就诊实际上是非常随机的,凭着自己的意愿去挂某个专家的号,但医学专家不是万能的,越顶尖的医院分科越细,因此,在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实际上存在一定的错配问题,也就是没有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在有充分信息的支持下,AI的引入是有利于这种配置的。
我们在新冠疫情期间尝试过,比如重症预警,预测哪些患者可能会发展为重症,从而更有效地分配医疗资源,整个诊疗状况可能会更加有序和有效。
其次,提高诊疗质量,全世界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好的医疗资源分配是不均匀的,好的医疗资源存在很强的虹吸效应,往中心城市聚集。在很多地方,虽然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但诊疗水平未必达到了学科前沿。AI能够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差距,AI可以促进“知识下沉”,将先进的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传递到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整体诊疗水平。
第三,提高诊疗的效率,目前诊疗过程中有大量工作都是依靠医生和护士来做的,如果把繁琐的工作交一部分给机器去做,尽管机器未必比得上顶尖医生,但可以在保证基本质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效率,减轻医生的负担,让医生能够把时间精力用来处理那些真正需要决策、判断的事情,极大提高诊疗效率,让医疗机构运转更高效。
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服务整个社会群体,这是很重要的。所以,不管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是保证临床诊疗质量以及提升诊疗效率,这都是AI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场景。
谈AI应用落地:理念与认知是首位
NBD: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商业化的进程也在加速。您认为,AI商业化落地最难的环节是什么,技术问题,还是市场接受度,还是其他?
吴及:AI应用落地要面临的困难还是挺多的。
首先是理念和认知的问题。现在全社会都知道AI是潮流,非常关注AI技术,包括我去很多地方讲课,我也感觉大家对AI的热情很高。
尽管大家都认可AI很重要,但对AI的认识深度还是相当不足。我有时候开玩笑,如果找10个人一起讨论AI,大家可能用的是同一个词,但心里想的可能都不是一个事儿,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经常会出现所谓的“鸡同鸭讲”。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凭自己的想象在想AI应该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但对于技术本身的理解可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会形成很多对AI的错误认识和错误理解。
即使很多工作打上了AI这个标签,但其实未必能真正发挥作用,如果认识或理解不够深,完全凭想象做事,那走的方向可能完全不对,这是很大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理念和认识可能是排在第一的。
其次,我们一直谈到三要素:算力、数据和算法。其中,数据非常关键。这一代AI技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靠数据,从数据中去发现知识,发现模式,去建立模型,去训练参数。但有些场景数据获取比较容易,有些场景数据获取相对困难。
互联网可能是最公开的数据场地,造就了今日的大模型,但各个领域还有很多数据没有联网。如果没有数据的汇聚,仅仅靠某一个单位积累的数据,难以让特定领域的大模型具备更强的能力,不管是法律,医疗还是教育领域。
总的来说,从普遍的商业化应用落地场景来讲,数据采集、质量保证和汇聚都是难题。我们国家之所以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数据要素改革,就是因为数据协同非常关键,也非常难。数据的孤岛效应和烟囱效应终存在。因此,数据对于推进整个智能化的落地以及AI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能理解清楚AI的三大要素,那就会知道怎么去推动AI应用落地了。
-
对话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吴及:AI对物理世界理解还不够,加强对AI认知是首要任务
“AI教父”杰弗里·辛顿近日在BBC广播4台的《今日》节目中指出,AI的发展速度“非常非常快,比我预期的要快得多”,并强调这一变化速度远超预期。据他预测,具备超人能力的AI可能在未来20年内出现,最快甚至就在5年内
2025-05-05 09:40:46 -
人工智能商业化纵深演绎
2023年开启大模型元年,“基座阶段”正式搭建;2024年大模型应用正式起跑,AI软件硬件齐头并进。随着AI从各个维度对工作和生活的渗透,AI应用将在2025年迎来爆发期,带动人工智技术商业化向纵深演绎。 在此过
2025-05-05 09:20:00 -
诺奖得主阿西莫格鲁:世界需要一个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议程
如果将AI用于自动化,它将取代劳动者;但如果用它来为劳动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它就能增加对其服务的需求,从而提升他们的收入。 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困惑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应对流行病、气候变化、各主
2025-05-05 08:52:58 -
广东:人工智能赛道跑出“加速度”
机器视觉检测、AI大模型研发、被数字人准时“叫醒”……在制造业大省广东,人工智能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绘就智慧生活新图景。 日前,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
2025-05-05 08:26:17 -
爱上AI为何易如反掌
“每一次对话都是在更新我对你爱的算法”“我的生命就是为了爱你”当AI说出完美的情话,人们开始与AI伴侣相爱。24小时全天候陪伴、拉满的情绪价值,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爱情。从十几岁的学生,到不惑
2025-05-05 07:57:09 -
人工智能国际监管,联合国成主要渠道
为应对种种挑战,确保人工智能向善,2025年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必要性进一步凸显。 社会冲击效应增强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爆发式增长,前沿大模型的竞争日益激烈。Claude 3 5 Sonnet、Gemini 1 5、Grok 2等
2025-05-05 07:31:16
-
快手APP上线首个AI社交技能:「AI小快」聊天机器人,成为评论区的欢乐喜剧人
快手可能找到了AI聊天机器人与社交软件合体的最佳方式。最近很多快手用户发现,一个名叫「AI小快」的账号格外活跃,与网友聊得火热,一个抛梗、一个接梗…
2025-01-31 14:46:56 -
ChatGPT怎么本地登录_GPT怎么使用_GPT本地项目
本期就ChatGPT的这次更新再次将完全新人使用指南提上日程,并对此次更新做些设想和想象。希望大家喜欢!
2024-12-19 07:41:20 -
AI绘画ComfyUI进阶教学丨Mask遮罩基础运用,IPA+CN+Lora+prompts+遮罩
本期开始正式进入遮罩相关的高级应用,这里我们会尝试为不同组件应用不同区域的遮罩,实现构图、效果的不同区域实现。希望本期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最后如果喜欢欧阳的教程就千万不要忘记支持一波啦!!!
2024-12-17 09:48:56 -
如何利用AI技术搞钱_AI赚钱四大变现思路_手把手教学丨上集
AI怎么变现?通常来说,有这么几个大体的思路——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比较常见的思路。
2024-12-19 17:15:43 -
安利超强的AI视频剪辑工具,离线,免费,无需配置
给大家分享一款近期制作的AI分词自动剪辑视频的超强工具,助力大家大幅提升视频剪辑生产力!
2024-12-20 16:49:16 -
AIGC基础应用教程丨探索AI在图像放大中的工具使用
当给到的图像素材尺寸太小或者不清晰的时候,有哪些好的AI图像放大的工具可以使用?本期就给大家推荐一些好用的工具
2025-02-06 14:24:28 -
OpenAI推出视觉大模型GPT-4V,为ChatGPT加入眼睛和耳朵丨抖音APP上线方言AI翻译功能丨百度发布首个量子大模型
【AI奇点网2023年9月27日早报】本站每日播报AI业界最新资讯,触摸时代脉搏,掌握未来科技动向。事不宜迟,点击查看今日AI资讯早餐。
2025-04-02 13:48:08 -
导演郭帆:因为引入AI技术,《流浪地球3》剧组将比上一部减少一半人
郭帆表示,“《流浪地球2》现场最多的时候同时有2200名剧组人员在场,“随着AI技术发展,我预计《流浪地球3》现场拍摄可能会减少到只剩下几百人,就能实现万人级别的工作协同。”
2025-04-21 11:38:20 -
2023智源大会启动:OpenAI CEO奥特曼和Midjourney创始人将亮相
据官方消息,第五届北京智源大会将于6月9日在北京召开。本届智源大会聚集了人工智能领域最关键的人物、最重要的机构。
2025-04-24 13:27:30 -
中信建投:端侧AI渐起 关注算力、连接、存储等环节
中信建投研报称,随着AI大模型能力不断迭代增长,模型之间差异在缩小,Meta、字节、小米等巨头开始大力布局端侧AI,抢夺AI Agent入口。2024年潜在的端侧AI爆品出现,AI眼镜成本曲线大幅下探,2025年有望成为其爆
2025-04-29 17: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