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24岁、博士退学、项目平平,却签下2.5亿美元天价Offer?Meta的这波操作,全网看懵了
在这场赛中,Meta刚刚打出了一记最具冲击力的“王炸”——为年仅24岁的AI研究员MattDeitke,开出高达2.5亿美元的薪酬包,刷新行业纪录。
今年夏天,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亲自打电话给年仅24岁的AI研究员MattDeitke——当时,这位年轻人从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项目退学,刚联合创办了一家初创公司。扎克伯格希望他能加入Meta新成立的“超级智能”研究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开发一种潜在超越人脑的AI系统。
Meta最初为Deitke开出了为期四年、总价值约1.25亿美元的薪酬包(包括现金和股票)。但据《纽约时报》报道,Deitke婉拒了邀请,坚持继续创业。于是,扎克伯格亲自出马与Deitke会面。不久,Meta加码至四年约2.5亿美元的总薪酬方案,第一年甚至可能兑现1亿美元。
这一报价震惊了Deitke,他向圈内同行征求意见。经过一番权衡,有人劝他接下这个“天价Offer”——最终他点头接受。随后,他的初创公司CEO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调侃:“明年准备去Matt的私人岛上团建。”
Meta的ASI(人工超级智能)团队的薪资传闻是真的!MattDeitke已经离开Vercept,加入了Meta的ASI团队。Matt是我们制定最初产品路线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离开后我们会非常想念他......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
值2.5亿美元?!
不少业内人士对此也表示疑惑。一位名为bbminner的网友在HackerNews上留言称:
“我原以为这种薪酬是留给真正的‘巨擘’,比如JeffDean这样的顶级技术专家,或者那些深谙AI商业模式的高管(比如CEO)……但这位年轻人到底特别在哪?他并不是‘顶级运动员’级别的存在。我查了下他的学术背景,说实话,并没有什么令人惊艳的地方。大概能当个二流大学的助理教授——当然这也很了不起,但远远不足以支撑2.5亿美元的报价。”
MattDeitke最初在华盛顿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尽管展现出良好的学术潜力,他最终选择辍学。
截图来源:https://mattdeitke.com/CV.pdf
他随后加入了位于西雅图的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AI2),并主导开发了Molmo——一款多模态聊天机器人,能够融合文本、图像和语音等信息,完成复杂的问题理解与推理任务。
Molmo的一大亮点,是其背后的训练数据集PixMo。根据项目说明:
“我们的核心创新是一组名为PixMo的全新数据集,其中包括一种由人类标注者通过语音描述方式采集的、全新且细致的图像描述数据集,同时还混合了一系列多样化的微调数据集,从而实现了新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PixMo包含创新性的二维指点数据,使Molmo能够不仅通过自然语言,还能通过非语言信号进行问答。我们认为这为视觉语言模型(VLM)在虚拟与物理世界中的交互开启了重要的未来方向。我们的方法之所以成功,依赖于对模型架构的细致选择、一个经过良好调优的训练流程,以及最关键的——我们新收集的数据集的质量。我们已将所有数据集公开发布。”
截图来源:https://mattdeitke.com/
去年11月,Deitke与几位AI2的同事共同创办初创公司Vercept,目标是打造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AIAgent,能够在互联网上独立完成任务。目前公司规模仅约10人,但已获得165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前Google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
业内普遍认为,Meta选择Deitke,是因为其研究的多模态AI系统——能够同时理解图像、语音和文本——正是Meta等科技巨头正在重金投入的下一代核心技术方向。从这个角度来看,Molmo项目确实处于热门赛道,其结合自建数据集与现有大模型的方式,也显示出这是一个比较扎实的工程项目。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其创新的独特性和“天价身价”之间是否匹配。bbminner就指出,从工程角度看,这更像是当前大公司内部由资深研究工程师主导的典型项目,还不够独特:
“我认识一些在大厂做类似工作的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更深层的理论理解和经验,领导的团队也更大——而他们的薪酬上限也不过是100万到200万美元(这个估算已经非常慷慨了)”。
因此,在他看来,Deitke的背景和成果与2.5亿美元的报价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
“一个博士肄业生,学术履历中规中矩,在一个‘1.5线’实验室做了个相对普通的项目(多模态大模型和智能体,当然听起来挺潮),然后创业……我真的尽量不想显得酸,祝他好运吧。但这是否也说明,如今在人才争夺上的尺度已经严重失衡了?”
科研薪酬的新标杆
尽管存在争议,Deitke获得的薪酬无疑代表了当前AI竞赛的激烈程度。
据《ArsTechnica》报道,Deitke的薪酬水平甚至远远超越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家。以曼哈顿计划(研发***)负责人J·罗伯特·奥本海默为例,他在1943年的年薪约为1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9.1万美元。而Deitke的报价是这个数字的300多倍。即便是1941年IBM的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沃森(ThomasWatsonSr.),当时身为最富有的企业高管之一,他的收入折算至今日也仅为1180万美元,不及Deitke年薪化报价的四分之一。
在“阿波罗计划”期间,登月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1969年的收入折合今天约为24.5万美元。而如今,Meta一名顶级AI研究员仅需三天便能赚到这笔钱。
回顾科技史,即便是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ClaudeShannon)这样的革命性科学家,在贝尔实验室的“黄金年代”也只拿着相对普通的薪资。在那个时代,研究主管和最低薪技术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约为12:1。而在今天的AI世界,这样的比例几乎成了笑话。
这种变化不仅刷新了科学界对薪酬的认知,也让AI研究员开始进入“明星经济”的赛道。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DavidAutor在接受《纽约邮报》采访时感叹:“当计算机科学家能拿到职业运动员的薪资时,我们已经迎来了‘书呆子复仇记’的最高潮。”
这几年,从年薪几百万到数亿美元,AI人才的价格屡创新高。
早在2012年,多伦多大学三位学者发表了一篇关于图像识别的开创性论文后,就以4400万美元的高价“打包加盟”Google,掀起了科技行业的AI人才争夺战。到2014年,微软研究部门负责人彼得·李(PeterLee)曾指出:“*的深度学习专家,其身价已与NFL顶级四分卫不相上下。”
ChatGPT发布后,AI人才的议价能力更是扶摇直上。越来越多二十出头的AI研究员,正像体育明星那样被“抢购”。他们的薪酬轻松迈入九位数,还会组建非正式顾问团,讨价还价、比拼报价,完全进入“球员经纪人模式”。
与NBA不同的是,科技巨头们没有工资帽限制。Meta、OpenAI和Google等公司财大气粗,竞价无上限——比如Deitke拿到的2.5亿美元合约,比库里最近的四年合同还高出3500万美元。
并且为了精准挖人,扎克伯格还制定了一份人才清单,入选者通常有三大背景:AI相关领域博士学位、顶尖实验室工作经验,以及在AI突破性研究中的关键贡献。据媒体报道,部分上榜研究员还在Slack和Discord等社交平台上建群,互通“报价情报”。有人拿到Offer后,会将细节发到群里,请教大家要不要接受,甚至打听还能从哪家公司拿到竞价。
人才争夺战带来震荡,OpenAI也被迫调整策略。OpenAI内部员工透露,公司已修改薪酬结构,并要求员工在接受其他公司邀约前与高层沟通。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Chen在公司会上表示:“我们确实会反向报价(counteroffer)”,但并未效仿Meta的疯狂价格,因为“想在OpenAI工作,你必须相信OpenAI的未来价值”。
在上周的财报电话会上,扎克伯格表示Meta将继续砸重金抢人:“因为我们坚信超级智能将重塑我们所做的一切。”他补充称,这类AI不仅会提升公司的业务能力,还会成为每个人的“个人助手”,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个体赋能”时代。
即使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研究员,也能在这场博弈中逆袭。
尽管Meta出手阔绰,也有研究员因对扎克伯格AI愿景不明而选择拒绝。
但这场人才争夺战,已彻底改变了许多年轻AI工程师的命运。也许,Meta、OpenAI、GoogleDeepMind等巨头,争抢的不是现在的“成果”,而是未来科技格局的掌控权。他们**的,是这些年轻人的可能性,是AI下一个时代的“种子选手”。
正如一位网友在HackerNews上回复bbminner时所说:
“最好将其视为一种预期值。顶级AI研究的潜在价值,可能比一位顶级运动员还要高——但背后,也充满了风险。”
所以,这2.5亿美元,也许不是因为“他现在值”,而是——Meta赌他会值。
参考链接: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766758
https://archive.is/t9HRT
https://www.tekedia.com/silicon-valleys-250-million-ai-offer-signals-a-new-era-of-pay-in-the-tech-industry
https://nypost.com/2025/08/01/business/meta-pays-250m-to-lure-24-year-old-ai-whiz-kid-we-have-reached-the-climax-of-revenge-of-the-nerds/
-
年仅24岁、博士退学、项目平平,却签下2.5亿美元天价Offer?Meta的这波操作,全网看懵了
在这场日益白热化的AI军备竞赛中,Meta刚刚打出了一记最具冲击力的“王炸”——为年仅24岁的AI研究员MattDeitke,开出高达25亿美元的薪酬包,刷新行业纪录。
2025-08-07 09:20:20 -
润建股份:从智能运维到 AI 生态构建的进阶之路
标准化模块、工程化工具与迁移性能力三者的耦合,是平台价值可持续的技术底盘,也是未来AI生态演化中最关键的结构要素。
2025-08-07 09:20:17 -
不止萌兔蹦迪,狸花猫竖中指,吃奶婴儿开飞机,魔性AI视频让人停不下来
AI正席卷短视频,从「兔子蹦床」到「婴儿开飞机」,魔性剧情吸睛又迷惑,背后却是算法驱动的流量生意。虚假内容泛滥、观众真假难辨,4大YouTube频道已全面AI化,「AI垃圾」或已暗中攻占人类心智!是时
2025-08-06 09:15:26 -
今年 CJ,AI 成了游戏产业的「必答题」
未来的游戏或许将是玩家与AI共同演绎虚拟世界。
2025-08-06 09:15:19 -
Coze开源了,为什么AI产品经理还是不会用?
不是说开源了,就有人用
2025-08-06 09:15:13 -
15亿美元Offer遭拒,小扎用2.5亿改挖00后辍学博士,马斯克嘲讽:我不开天价也能挖你的人
人才争夺战正在上演
2025-08-06 09:15:08
-
本科就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发表论文,他从江大直博香港科技大学
他大一便加入实验室,发表9篇外文论文,其中1篇人工智能顶级会议论文,3篇SCI期刊论文;他还领衔或参与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成果转让达十余万元;他还是武汉大学、香港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2025-05-25 14:42:49 -
国内“AI声音侵权”第一案在京开庭审理:微软、出门问问进入被告席,「AI孙燕姿们」进入司法深水区,要慌了…
12月1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首次组成五人合议庭,依法公开审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微软、出门问问等AI科技企业涉嫌侵权成被告。
2025-02-24 17:58:31 -
首批ITU-T AICP评估结果重磅发布 |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率先通过国际标准评估!
随着智能算力逐步取代通用算力成为算力结构最主要构成,传统的通用云计算服务逐步升级成为服务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智算云,打造集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大模型开发平台于一身的新型人工智能云平台成为云服
2025-05-25 13:06:49 -
张军出席第19届亚太首席大法官会议并作专题发言表示 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司法交流合作 努力为人类司法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张军出席第19届亚太首席大法官会议并作专题发言表示 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司法交流合作 努力为人类司法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当地时间10月12日至13日,第19届亚太首席大法官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
2025-06-25 11:06:12 -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注册用户超6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12日表示,截至目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的注册用户超过6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赵志国: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在不断提升,企业数量超过了4500家。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
2025-06-25 11:30:12 -
OpenAI发布GPT-4o mini丨知名大模型迎战2024高考全科成绩出炉丨苹果否认使用未授权YouTube视频训练AI
【AI奇点网2024年7月19日早报】本站每日播报AI业界最新资讯,触摸时代脉搏,掌握未来科技动向。事不宜迟,点击查看今日AI资讯早餐。
2025-01-14 17:45:35 -
OpenAI深夜发动价格战_ChatGPT 4omini价格下跌
GPT-4o mini深夜忽然上线,OpenAI终于开卷小模型!每百万输入token已达15美分的超低价,跟GPT-3相比,两年内模型成本已降低99%。Sam Altman惊呼:通往智能的成本,已变得如此低廉!另外,清华同济校友为关键负责人。
2025-01-15 09:04:34 -
微软发布手机端免费AI绘图工具Microsoft Designer:支持修图、生成海报贺卡壁纸
微软面向苹果iOS应用商店、谷歌Google Play上架Microsoft Designer图片编辑应用,让iPhone和安卓手机用户体验AI修图等功能。
2025-01-15 10:18:25 -
小米AI助理“小爱同学”接入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将用于小米旗下所有「人车家」终端
火山引擎官方发布公告称,近日与小米公司旗下的人工智能助手“小爱同学”与火山引擎达成合作,基于豆包大模型为用户带来更智能的 AI 交互体验。
2025-01-20 09:07:19 -
支付宝APP灰度测试AI智能助理机器人,我们实际测了一下:面向公共社会服务办事的个人AI助理
支付宝推出了首个AI功能的产品!不同于对话交流、辅助创作的常见大模型,支付宝智能AI助理更偏向服务办事型的AI助手。
2025-01-31 1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