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怒斥OpenAI自封夺金,“91位评委均未参与评分”,网友:炒作无下限
OpenAI声称新模型获得IMO金牌不到24小时,剧情就出现了大反转!
多位IMO官方人士和学界大佬纷纷发声,直指OpenAI的做法“粗鲁且不恰当”。
IMO主办方要求AI公司在闭幕式一周后再公布结果,让关注的焦点留在参赛的青少年上,然而OpenAI偏偏选择在闭幕式刚结束就急不可耐地宣布了成绩。
有网友评价:OpenAI一如既往的为了炒作什么都干得出来。没有官方分数,没有耐心,也没有羞耻心。
更劲爆的是,OpenAI自称的“金牌”成绩可能根本站不住脚:
OpenAI并不是与IMO合作测试模型的AI公司之一,91位IMO官方评委中没有任何人参与评估他们的答卷。这意味着,OpenAI的”金牌”成绩完全是自说自话,没有经过官方认证。
原本以为是AI发展的里程碑时刻,没想到引发了一场关于学术道德和商业炒作的激烈争论。
IMO官方怒了:”请给孩子们留点空间”
事情的导火索来自一位IMO资深人士的爆料。
JosephMyers,这位从1992年就参与数学奥赛的元老级人物,与IMO秘书长RiavanHuffel进行了一番交谈。
IMO评审团和协调员们普遍认为,AI开发商在IMO期间(尤其是闭幕式之前)宣布成绩是”粗鲁且不恰当的”。官方期望AI公司在闭幕式后至少等待一周再发布结果。
OpenAI方面,则由参与这项研究的NoamBrown出面回应。
他的发言承认了OpenAI没有事先与IMO官方取得联系,只是在发布成绩之前告知了一位组织者,组织者要求他们在闭幕式之后再宣布成绩。
这与爆料中的要求闭幕式一周之后出现了矛盾。
那么事情到底如何呢?
另一家参加比赛的AI团队Harmonic的公告证实,确实有“闭幕式一周之后”这个要求,而且给出了具体时间期限7月28日之后。
就在OpenAI高调宣布成绩的同时,另一家AI巨头谷歌DeepMind却很克制,与OpenAI的张扬形成鲜明对比。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DeepMind可能也取得了金牌水平的成绩,但他们选择遵守IMO的要求,静静等待合适的时机。
除了公告发布时间的问题,OpenAI到底得没得金牌也有争议。
领导DeepMind超级推理团队的ThangLuong补充,IMO内部其实有一份官方评分指南,外部无法获取。没有基于该指南的评分就没有资格获得奖牌。
这届IMO共6道题,每题7分。金牌线35分,OpenAI自报的成绩也刚刚过线,即使是解答过程中微小的扣分都可能让OpenAI从金牌跌到银牌。
总之这场IMO金牌之争还远未结束,一切还是以经过IMO主办方认证的成绩为准。
OneMoreThing
最后让我们将聚光灯交还给人类金牌选手。
最终成绩中,中国队以全员6金牌、总分231分占据榜首,继去年以2分之差遗憾输给老对手美国队后,再度重返世界第一。
第二名则是美国队,获得了5金一银,然后依次是韩国、日本和波兰。
中国队的六位选手分别是来自武昌实验中学的邓哲文、武汉市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的徐祺铭和谈弘毅、重庆巴蜀中学的张恒烨、杭州学军中学的董镇宇,以及上海中学的邓乐言。
其中邓哲文和徐祺铭都曾参与过2024年的IMO并成功摘金,而徐祺铭更是在去年成功入选2025年北大数学英才班。
董镇宇则是团队中唯一的高三年级,虽然他早在高一就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被保送至清华姚班,但前两年的选拔中都与IMO国家队擦肩而过。
这是他第三次冲击国家队,终于百折不挠圆梦IMO。
谈弘毅在连续两年凭借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后,也同样获得了清华北大保送资格。
另外,邓乐言和张恒烨在本次IMO拿下满分42分,并列世界第一,这也是中国队从2019年起,连续7届IMO均有选手获得满分。
其中,邓乐言是中国队中年级最小的一位,只有高一的他,在去年CMO以满分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又在IMO国家队选拔中脱颖而出,刷新了上海近10年来IMO选手的最小年龄纪录。
去年,他还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的组合与概率赛道获得全球第五名,也是首位获得该项赛事奖牌的中学生。
张恒烨曾在2023年CMO中获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队,后来同样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获奖。去年入选国家队后,他还主动前往北大数学系旁听并受益匪浅。
要知道,本次IMO中,全球600多位参赛者,只有6人获得满分,其他所有人几乎都输在了第六题——组合数学上,这也是OpenAI唯一没有攻克的那道题。
另外,下一届IMO将在上海中学举办,上海中学至今已获得18块IMO金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它也将成为全球第一所承办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中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IMO的前30名参赛者,几乎都是亚洲或东欧面孔。
而亚军美国队也是清一色的亚洲面孔。
网友表示,也许未来的数学竞赛将是中国队vs美国队vs人工智能。
参考链接:
[1]https://x.com/HarmonicMath/status/1947023450578763991
[2]https://www.imo-official.org/
[3]https://x.com/ai_for_success/status/1946984782178709719[4]https://x.com/lmthang/status/1946960256439058844
-
IMO怒斥OpenAI自封夺金,“91位评委均未参与评分”,网友:炒作无下限
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夺金选手
2025-07-22 17:40:09 -
揭秘白宫「AI甄嬛传」:奥特曼篡位马斯克,美国迎来AI「新教皇」
从「冷板凳」到「白宫座上宾」,奥特曼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华丽转身:他与特朗普把酒言欢、豪掷500亿美元布局数据中心,替下曾经的「宠儿」马斯克,掌控美国AI舵盘。华盛顿的风向,为何突然调头?
2025-07-22 17:40:06 -
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领投,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下半年公开销售
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LimXDynamics今日宣布,新一轮融资获京东战略领投,此次融资将深化逐际动力和京东在零售、物流和服务等领域的协同探索。
2025-07-22 17:40:05 -
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
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在近日召开的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暨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揭牌。电子科技大学、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天府绛溪实验室等近50家高校、企业等成为联盟首
2025-07-21 16:42:21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 全国部署推进628个质量强链项目
记者28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部署开展质量强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国家层面已经启动实
2025-07-21 16:18:21 -
超250个智算中心“遍地开花” 从建起来到用起来面临多重考验丨人工智能AI瞭望台
国内当前最大的智算中心在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会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据“哈尔滨发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节点超万卡智算集群将在8月30日正式投用。目前,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在哈尔滨智算中心落地
2025-07-21 15:54:21
-
AI绘画AnimateDiff动画进阶教程丨如何固定风格、背景、人物,生成丝滑动画!
大家好,教程又来咯。经过一个月的IPA学习,本期我们终于要和AD动画制作结合了。一期来看看在IPA的加持下动画生成的质量有多少提升吧
2024-12-17 09:21:50 -
李彦宏:AI大模型本身不直接产生价值,“卷”大模型没有意义,“卷”应用机会更大
9月5日,百度CEO李彦宏在百度“文心杯”创业大赛颁奖致辞中表示,AI 原生应用要能解决过去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应用才是大模型存在的意义。
2025-04-13 15:06:30 -
佳能推出两款图像AI处理工具:提供消除马赛克、降噪与画质提升三大功能
佳能中国官方发布消息称,正式对消费者推出两款神经网络应用工具软件,主要面向专业的制图师与、摄影发烧友、摄影师及其影像工作室等人群。
2025-04-29 15:41:20 -
美年健康:大模型与AI Agent赋能,引领医疗人工智能应用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悄然融入生活各个角落。在12 月 14日结束的第七场发布上,Open AI 作为全球AI领域的先行者,再次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迭代与创新的强劲势头,从ChatGPT 的广泛应用,到后来依
2025-05-14 16:25:21 -
张军出席第19届亚太首席大法官会议并作专题发言表示 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司法交流合作 努力为人类司法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张军出席第19届亚太首席大法官会议并作专题发言表示 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司法交流合作 努力为人类司法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当地时间10月12日至13日,第19届亚太首席大法官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
2025-06-25 11:06:12 -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注册用户超6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12日表示,截至目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的注册用户超过6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赵志国: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在不断提升,企业数量超过了4500家。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
2025-06-25 11:30:12 -
人工智能可帮助寻找暗物质
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算法,可从天文观测数据中分辨出与暗物质有关的信号,将其与容易混淆的其他信号区别开来。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研人员开发的这一深度学习算法利用了“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这是一
2025-07-08 11:09:23 -
midjourney新功能_style tuner应用教程_MJ最新教程
MJ的新功能style tuner,终于可以训练自己的模型风格了,在我快速模式恢复之后立马尝试了一遍,操作步骤简单,比SD容易上手太多,我来代练一遍,大家跟上节奏
2024-12-19 06:34:05 -
OpenAI官宣:开始训练下一代AI大模型,「GPT-5」发布时间曝光
最近OpenAI的小动作越来越频繁了。当地时间5月28日,OpenAI在官网博客上正式宣布?:开启下一代大模型的训练,同时成立AI安全监管委员会。
2025-01-21 17:52:43 -
阿里云加入AI大模型API价格战:宣布主力模型Qwen-Long降价97%,中文能力比肩GPT-4
5月21日,阿里云紧随其后抛出重磅炸弹:通义千问「GPT-4级」主力模型 Qwen-Long 宣布降价,降价后,1元最多可以获得200万tokens。
2025-01-22 15: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