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在作战指挥中的优势和局限
大模型在作战指挥中的优势和局限
■刘 奎 王冰冰
数年前,“阿尔法狗”击败人类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证明了神经网络模型在智力开发上的可行性。也就是说,只要网络模型足够大、训练数据足够多,人工神经网络就可能成长为一个“超级大脑”。随着ChatGPT、sora等大模型在相关领域展现出惊人能力,人们开始关注大模型在作战指挥上的应用潜力,展望大模型给作战指挥带来的种种可能。
认清大模型原理
要搞清楚大模型在作战指挥上的能与不能,首先要对大模型的基本原理有所认知。
大模型掌握了“语法规则”,可以“说人话”。无论是哪种大模型,其功能实现的前提是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而要理解自然语言,就要掌握“语法规则”。大模型通过海量语料训练掌握了“语法规则”,不过这个“语法规则”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即掌握了字词在不同语境下出现的概率。根据提示词和模型生成的即时文本,模型就可以猜出文本下一个字词出现的概率,类似于单词接龙。
大模型掌握了“知识规则”,可以按照人的要求“说话”。要让大模型按照人的要求“说话”,必须掌握人类积累的各种知识。与学习“语法规则”一样,大模型经过训练,掌握了知识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张知识网络。这样就可以根据提示词中提到的知识,找到与之紧密关联的知识,生成既符合语法逻辑、又符合知识逻辑的内容,以专家水平解答各种问题。
大模型能干什么
目前,最新的大模型能够进行文艺创作、媒体制作、程序编写、任务规划等,支撑这些功能的通用智能可以迁移运用到作战指挥领域。
能查询军事情况。ChatGPT之父山姆·奥特曼曾表示,要用ChatGPT取代谷歌、必应等主流搜索引擎。但其实,大模型的搜索不是一般意义的搜索,而是用大模型生成情况。相比搜索引擎,生成的信息更综合、更精确、更符合用户需求。指挥作战,了解情况是先决条件,显然大模型可以满足这一点。
能研判战场态势。大模型不仅能够“查询”已有信息,还能对用户给定的信息进行深入研判,比如归纳一段信息的摘要、总结信息中蕴含的特征、预测信息所表达事物的未来变化等。这显然就相当于作战指挥中的分析判断情况。当向大模型提交最新战场态势时,模型就可以按要求生成情报简况、提取情报要点、预测战场态势变化等。
能生成作战方案。作战方案,是当前态势抵达预期态势的路径,技术通常无法实现,主要靠人的直觉、灵感生成。而大模型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可以给出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当把作战任务告诉大模型时,它会给出完成任务的作战方案;当把作战行动企图告诉大模型时,它会给出实施行动的行动计划。
能进行指挥作业。大模型可以创作文本、图像、音视频,编写符合用户需求的文案,整理杂乱的资料,对文案进行润色、总结与续写等。这些工作与作战指挥中的指挥作业类似。所以,可以让大模型按照指挥人员要求,拟制作战文书、绘制作战要图、撰写作战报告,提升指挥作业效率。
大模型不能干什么
大模型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一般人的智能,但其技术方案也包含着天生缺陷,限制了其在作战指挥上的功能发挥。
不能主动设计与规划任务。当人受领一项任务,无论多么抽象,都可以主动把任务一步步细化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具体物上。但大模型不行,你给它一个抽象任务,它给你抽象回答。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的清风店战役,中央军委给晋察冀军区的指示是配合东北秋季攻势。为落实这一指示,晋察冀军区把作战目标确定为保北,而后又把目标调整为清风店。如果是大模型,它给出的答案可能是:首先选择一个要点,其次向要点发起攻击,最后占领要点。这种回答没多少实际意义。要让大模型规划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必须在人的引导下,由人规划做什么,机器规划怎么做,由粗到细分步骤生成。
不能替代最新的情报信息。尽管大模型可以充当“百科全书”,但“查询”的只能是训练数据所包含的信息,训练数据之外实时动态的情报信息只能靠侦察获取。大模型要分析研判战场态势、整编融合情报产品、关联挖掘情报知识,不能凭空实现,必须给大模型提供最新的情报信息,任务要求与情报信息相结合,才能让大模型分析判断情况。可见,大模型不但不能替代实时动态的情报信息,反而越来越依赖最新的情报信息。
不能构建丰富的意义世界。表面上看,大模型似乎理解自然语言的含义,但并非真正理解,只是掌握了语句的语法结构,语句与所指代的现实世界毫无关系,模型缺乏对现实世界意义的构建。由于大模型不能进行意义构建,就不会对回答所产生的级联效果负责,回答准不准确对机器来说无所谓,如果错误,这个责任必须由人来负。对于无关紧要的领域,这个问题不突出,但对于作战领域则是不可接受的。由于大模型给出的答案缺乏可解释性,回答是对是错,无从知晓。
不能创造性解决作战问题。大模型也称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代表从无到有,是一种创新性工作。但机器创新与人的创新是有本质区别的。创新区分为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从大模型内在机理和运行表现看,已具备演绎、归纳、类比、分析、综合等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实现一般创新,但要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则要依靠直觉、灵感、想象,这些才是智慧的核心,大模型并不具备。作战讲求出奇制胜,要奇招频出,依靠的就是原始创新。大模型在解决问题时,给出的答案呈现模板化、通用化倾向,同样一个问题,答案大同小异。“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世界上不存在两场同样的战争,即便同一场战争,不同指挥员采用的打法也会不同。要做到这一点,往往需要反逻辑,而大模型固有的逻辑本质使其无法做到创造性解决作战问题。
-
大模型在作战指挥中的优势和局限
大模型在作战指挥中的优势和局限 ■刘 奎 王冰冰 数年前,“阿尔法狗”击败人类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证明了神经网络模型在智力开发上的可行性。也就是说,只要网络模型足够大、训练数据足够多,人工神经网络就可能
2025-07-21 11:30:21 -
中国石油发布33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
据科大讯飞消息,8月28日,33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建设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办。由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和科大讯飞共同推出的能源行业大模型——昆仑大模型发布阶段性成果,并展示了地震解释大模型应用、测井处
2025-07-21 11:06:21 -
人工智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首届H•I³ AI探索峰会在广州黄埔召开
8月28日,首届H•I³ AI探索峰会(AI Discovery Summit 2024)在广州黄埔召开。本届峰会以“共建未来智能世界”为主题, 会上软通动力宣布将软通智算总部落地广州黄埔。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千行百业,已成为新
2025-07-21 10:18:21 -
促进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为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增势赋能
8月29日,人工智能大模型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抓住用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扎实有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
2025-07-21 09:54:21 -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基础设施的尽头是AI
经济观察网讯 8月29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在经济观察报主办的2024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农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水库,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铁公机”,现在的基础设施是算力和大数据。AI的逻辑
2025-07-21 09:30:21 -
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机构揭牌
科技日报讯(记者华凌通讯员李玉凤) 8月25日,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与组织发展论坛上,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机构——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院揭牌成立,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
2025-07-21 09:06:21
-
AI绘画AnimateDiff动画进阶教程丨如何固定风格、背景、人物,生成丝滑动画!
大家好,教程又来咯。经过一个月的IPA学习,本期我们终于要和AD动画制作结合了。一期来看看在IPA的加持下动画生成的质量有多少提升吧
2024-12-17 09:21:50 -
李彦宏:AI大模型本身不直接产生价值,“卷”大模型没有意义,“卷”应用机会更大
9月5日,百度CEO李彦宏在百度“文心杯”创业大赛颁奖致辞中表示,AI 原生应用要能解决过去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应用才是大模型存在的意义。
2025-04-13 15:06:30 -
佳能推出两款图像AI处理工具:提供消除马赛克、降噪与画质提升三大功能
佳能中国官方发布消息称,正式对消费者推出两款神经网络应用工具软件,主要面向专业的制图师与、摄影发烧友、摄影师及其影像工作室等人群。
2025-04-29 15:41:20 -
美年健康:大模型与AI Agent赋能,引领医疗人工智能应用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悄然融入生活各个角落。在12 月 14日结束的第七场发布上,Open AI 作为全球AI领域的先行者,再次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迭代与创新的强劲势头,从ChatGPT 的广泛应用,到后来依
2025-05-14 16:25:21 -
张军出席第19届亚太首席大法官会议并作专题发言表示 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司法交流合作 努力为人类司法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张军出席第19届亚太首席大法官会议并作专题发言表示 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司法交流合作 努力为人类司法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当地时间10月12日至13日,第19届亚太首席大法官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
2025-06-25 11:06:12 -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注册用户超6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12日表示,截至目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的注册用户超过6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赵志国: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在不断提升,企业数量超过了4500家。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
2025-06-25 11:30:12 -
人工智能可帮助寻找暗物质
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算法,可从天文观测数据中分辨出与暗物质有关的信号,将其与容易混淆的其他信号区别开来。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研人员开发的这一深度学习算法利用了“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这是一
2025-07-08 11:09:23 -
midjourney新功能_style tuner应用教程_MJ最新教程
MJ的新功能style tuner,终于可以训练自己的模型风格了,在我快速模式恢复之后立马尝试了一遍,操作步骤简单,比SD容易上手太多,我来代练一遍,大家跟上节奏
2024-12-19 06:34:05 -
OpenAI官宣:开始训练下一代AI大模型,「GPT-5」发布时间曝光
最近OpenAI的小动作越来越频繁了。当地时间5月28日,OpenAI在官网博客上正式宣布?:开启下一代大模型的训练,同时成立AI安全监管委员会。
2025-01-21 17:52:43 -
阿里云加入AI大模型API价格战:宣布主力模型Qwen-Long降价97%,中文能力比肩GPT-4
5月21日,阿里云紧随其后抛出重磅炸弹:通义千问「GPT-4级」主力模型 Qwen-Long 宣布降价,降价后,1元最多可以获得200万tokens。
2025-01-22 15: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