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在帮社工,也在“卷”社工
当AI开始赋能人类生活,一些技术开发者和**部门,陆续看到了AI之于社区治理的价值。
AI比个体的人知识面丰富,且不知疲倦。如果一个年轻社工刚走上工作岗位,还不知道该怎么和老百姓打交道,那AI一定可以帮的上忙。如果一个街镇想要让投诉类的工单能够快速准确派发到相关的部门、找到具体的人,那AI一定比人工操作更高效。
我们能想到的这些应用场景,实际上就是上海各区目前正在探索实践的AI社工场景。尽管不同的地区所理解的AI的功能不同,让AI发力的地方也不同,但大家的目标却是如此一致:让AI,成为基层干部的助手。
AI,带带新老社工
几个月前,宝山月浦七村社工曹嘉依在准备策划一场活动的时候,想起了全区正在试点的“全科社工·ai助手”工具。
她以前没有办活动的经验,总觉得无从下手。于是将活动背景、参与人员、设想目标等情况输入工具,不一会儿,电脑端给了她详细的活动环节建议、注意事项等,一个活动策划新手,有了实践的底气。
宝山区开发的AI助手
近年,上海社区干部队伍持续年轻化,一些村居甚至早已有了90后的书记、00后社工。年轻人的“长板”是学习能力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高,“短板”是工作经历缺乏,与人交往的社会经验不足,AI的出现,可以说是完美切中了现实的需要。
如今,浦东、宝山、普陀等地,都将AI首先应用在了政策询问场景里。把常用的政策、工作流程“喂”给AI,让它深度学习之后,再教社工,效率比“老带新”高,且“教学能力”也绝不输给一个有经验的社工“老法师”。
在浦东塘桥街道,今年推出的数字社工项目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能够通过深度学习法律法规、优秀历史案例等,给社工输出标准事项处置流程。
塘桥街道房办工作人员金吉莎是几个月前才转岗过来的,具体的业务还在边熟悉边摸索。一次她突然接到一个关于“小区电梯坏了”的投诉工单,当时身边没有其他同事,她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应对。按照规定,涉及停水、停电、电梯停运等紧急民生事项,是需要在4个小时内完成处置,并回复居民。和时间赛跑的情况下,根本不允许金吉莎从头学起。这也是她第一次主动打开数字社工软件,输入问题后,软件很快跳出标准事项处置流程,金吉莎只需要一板一眼照抄,很快就完成了处置全流程。
“这个东西真的有用。以前我们不会的就百度搜索,其实根本搜不到具体的处理方案,但AI却可以把答案直接送到你眼前,闭卷考试变成开卷考试,照抄谁不会啊?”金吉莎说。
有经验的老社工就不需要AI了吗?恐怕也未必。在塘桥街道蓝村居委,记者遇到了居委会主任温琼瑜。她在社区工作多年,她说现在很多社区事务需要多方协调、合力推动。基层干过的人,不一定在机关干过,对条线职能不熟悉,怎么统筹力量,怎么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其实谁都得边学边干。
今年5月,温琼瑜就遇到一遭让她感到棘手的事情。一位居民反复投诉小区停车位不足,诉求时希望把部分绿化变成停车位。温琼瑜与这位居民交流过很多次。“但由于我只能告诉他,这个事情不是我们居委会能够解决的,具体的解决路径是什么我也讲不清,反而让这位居民增加了对我们的不信任感。”
数字社工项目推出后,温琼瑜输入软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绿化改停车位。按照标准事项处置流程,她重新回复了那位居民:“我告诉对方,这个事情咱们可以做,但是首先要经过业主大会同意,然后咱们再准备材料报绿化部门、规划部门等。如果你想要推动这件事情,希望你做一个牵头人、志愿者,咱们一起努力。”居民听后表示了理解。
AI出手,工单处置效率提升130%
当然,任何社会分工都是需要支撑的,同时也需要约束。AI可以帮助社工,也可以用于考核和强化社工责任。
塘桥街道城运中心副主任卜丹凤告诉记者,其实最初引入AI,是为了让“一网统管”能力提升。以往在接到12345工单后,工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及范围,并仔细阅读每件工单的诉求,才能在40个单位中准确选出相对应的承办部门进行派单,而且在派单过程中,容易遇到处置案件种类繁杂、权责划分不够清晰、问题描述不够准确、信息缺失、法律法规调整变动等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派单的精准度及诉求的处置速度。
如今,街道城运中心工作人员已经不再需要整天盯着屏幕,进行人工派单了。“自动派单”功能可以较为精准地判断权责单位,既可压缩工单内部流转时长,又能进一步将主体责任落细落实,提升派单的效率与准确度。目前,“自动派单”的工单量约占当月街道总量的40%,准确率达90%。对于一部分暂无法“自动派单”的,也会根据诉求自动检索类似工单信息,智能推荐权责单位,辅助工作人员合理派单。
这套系统经过了近半年的学习,派单精准度由原来的80%提升到95%,特别是一些涉及多部门的复杂工单,遗漏协办部门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了。
当工单进入处置环节,对街镇职能部门来说,就要通过一些方式来督办了。“以往街道城运平台工作人员需每天定时查看已分派工单,对未接单、未处置、即将超时、已超时的工单及时对处置部门进行电话催办提醒,不仅耗费人工和时间,还可能会遗漏。”卜丹凤说,如今通过数字社工“智能催办”,将所有处置部门、接单超时工单件数、处置超时工单件数进行统计分类,根据工单接单、处置限期时间,对未接单已超时、处置中将超时、处置中已超时等状态的工单,按照紧急程度,即时推送给相关办单人员、部门负责人。
运行以来,工单处置效率提升130%、处置超时提醒覆盖率100%,工单接单时长从大于1天,缩短至小于等于1天;处置部门对于标准工单的办单时长从10个工作日缩短至4个工作日。
普陀区引进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百事能AI社工”
能否摊薄AI持续学习的成本?
采访中记者发现,之所以围绕城运派单、社工办件能够率先形成AI的应用场景,一方面是因为基层有具体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AI具有持续学习的可能性。要知道,AI之所以越来越聪明,是因为一线有足够多的数据、案例可提供。
“比如,‘12345’工单内容就有着数量大、重复性多、高频事件占比大等特点,涵盖了基层治理方方面面的共性难题和潜藏规律,为数字社工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场景类型、反复的数据训练和闭环的处置流程,为工单全链条、全覆盖、精准化处理提供可能。”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费维照说。
不过,为塘桥街道开发数字社工系统的科大讯飞一线技术员也表示,现有的可供AI学习的资料,是街道近三年积累的1.8万条历史工单,一共可以形成104个事项分类(其中高频28类)。“如果想要强化AI能力,就必须导入更多数据。而目前来看,一个街道的数据积累相对缓慢,事项也趋同性高。迫切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数据接口。”
此外,一些AI工具的前期开发成本较高。一些地区是以“区“为单位进行前期开发,AI工具的应用面相对较广,有利于成本控制。仍有一些地区,以街镇,甚至村为主体单位进行工具开发、平台搭建,不仅前期一次性投入较高,也缺乏进一步强化AI能力的后续成本投入。
不少基层单位提出建议,希望在一定层面上,统一推广已有的、好用的AI工具。“如果好的工具能够在一地实践、多地推广,扩大复制面,就可以摊薄成本,让更多街镇、社区享受实惠,同时也可以扩大数据获取范围,共同帮助AI更智能。”费维照说。
-
AI正在帮社工,也在“卷”社工
当AI开始赋能人类生活,一些技术开发者和政府部门,陆续看到了AI之于社区治理的价值。 AI比个体的人知识面丰富,且不知疲倦。如果一个年轻社工刚走上工作岗位,还不知道该怎么和老百姓打交道,那AI一定可以帮的上
2025-07-04 09:11:22 -
推动超算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近年来,超算与人工智能持续融合,应用边界不断拓展,场景应用不断丰富,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日前,在由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与全国信标委算力标准工作组共同主办的2024中国算力发展专家研讨会
2025-07-03 17:50:46 -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讨论热烈 如何让“云”连接起来
华声在线9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今天,2024世界计算大会举行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主题研讨。院士、专家和企业家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赋能展开交流,探索人工智能融合发
2025-07-03 17:26:46 -
中国信通院敖立: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9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数字经济工作委员会协办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
2025-07-03 17:02:46 -
四川首批8个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正式发布
9月24日,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四川分赛总决赛活动上,四川省首批8个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正式发布。 此次发布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人工智能1号创新工程的决策部署,满足模型训练和优化数据需求,
2025-07-03 16:38:46 -
百度首页 AIGC工具导航 《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发布 我国成为全球AI技术创新重要竞争者
2024年4月10日,新一代人工智能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这是中心第6年就中国人工智能专利
2025-07-03 16:14:46
-
OPPO发布全新手机端AI智能语音助手“新小布”1.0 Beta,并开启内测申请
OPPO宣布将携手芯片制造商联发科共同合作打造轻量化的大模型端侧部署方案,基于 AndesGPT 大模型打造的 OPPO 新小布 1 0 Beta 版尝鲜体验也正式开启。
2025-04-01 15:18:53 -
2024,AI开始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AI)技术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终于在2024年开始取得井喷式爆发的成果应用。无论是今年年初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带来的巨大冲击,还是全球多地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AI机器人开始在各行各业投入使用,
2025-05-08 12:47:33 -
滁州学院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近日,滁州学院公布校内机构调整设置显示,该校人工智能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正式成立。此前,在11月23日举行的滁州学院高质量特色发展研讨会上,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滁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共建企业领导共同为“人
2025-05-09 13:18:46 -
2024生态设计工程、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12月21日,2024生态设计工程、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举行。会议由世界生态设计组织、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指导,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生态设
2025-05-09 16:32:00 -
张强医生集团Emily:AI医生面临三大挑战
下午,张强医生集团北京静脉曲张CHIVA中心依然忙碌,患者们陆续满意地离开。张强医生简单整理了一下当天的手术记录,坐在办公桌前,喝了一口热茶,转身对我说:“Emily,今天的患者都很顺利。现在,我们来聊聊昨天
2025-05-10 13:11:12 -
无人驾驶、智能诊疗……瞄准人工智能赛道,郑州拟出新文件
日前,郑州市科技局发布公告,对《郑州市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关于人工智能,河南省、郑州市都曾出台过多项支持政策,此次冠以“场景驱动”之名,有何内
2025-05-10 14:00:27 -
AI医院离我们有多远?
看病、做检查有机器人导诊;根据检查结果,AI迅速给出诊断意见;手术台上各大医疗机构早已迈入机器人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AI医疗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目前,湖南各医疗机构主要有哪些AI技术,开展
2025-05-16 11:58:42 -
工信部:去年新增独角兽企业中,超半数来自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硬科技赛道
近年来,新增初创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有所减少,风投行业也面临各种挑战。对于创建独角兽企业面临的障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一方面需要企业自
2025-06-20 12:45:20 -
金融街论坛观察:“AI+金融”在多个业务领域落地开花
中新经纬10月20日电 (李自曼)AI与金融的融合正成为推动数字金融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多位金融界和科技界专家学者、公司高管就“AI+金融”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
2025-06-20 14:21:20 -
新加坡媒体:人工智能时代让中印重新评估彼此
新加坡《思想中国》杂志10月15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中印关系中新出现的战略威慑力量?在近日的东亚峰会期间,中印未举行双边会谈。这表明了当前双方战略接触中的信任赤字。然而,双方需要重新接触,特别是在
2025-06-22 15:36:49